村居 其三
經旬無客至,綠遍上階苔。石壓筍斜出,雨淹花臥開。
避喧聊把卷,惡醉罷銜杯。卻怪墻東叟,談詩久不來。
經旬無客至,綠遍上階苔。石壓筍斜出,雨淹花臥開。
避喧聊把卷,惡醉罷銜杯。卻怪墻東叟,談詩久不來。
整旬都沒有客人到來,青苔已綠滿臺階。石頭壓著竹筍斜斜地生長,雨水打濕花朵,花兒橫臥著綻放。為避開喧鬧姑且拿起書卷,因討厭醉酒便放下酒杯。卻責怪東邊墻的老翁,談論詩歌的人很久沒來。
經旬:一旬,十天。
綠遍上階苔:青苔長滿臺階,呈現綠色。
斜出:指竹筍受石壓限制,傾斜生長。
惡醉:厭惡醉酒。
罷銜杯:放下酒杯,停止飲酒。
墻東叟:東邊墻附近的老人,叟指年老男子。
此詩應創作于詩人閑居鄉村之時。時值寧靜的鄉居生活,詩人遠離世俗紛擾,專注于自然與書卷,因友人(墻東叟)久未談詩,故生期待與微怪之情。
全詩以“村居”為核心,通過“無客至”“避喧”等細節,展現鄉村生活的靜謐與詩人的閑適。末句“怪墻東叟”轉折,以小趣添情,體現平淡中見真意的特點,是一首描繪村居生活的清新之作。
交游昔歲已凋零,第宅今來亦變更。
舊廟荒涼時饗絕,
榮盛幾何流落久,遣人襟抱薄浮生。
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
人語靜先聞,鳥啼深不見。
松瘦石棱棱,山光溪淀淀。
塹蔓墜長茸,島花垂小蒨。
行簪隱士冠,臥讀先賢傳。
更有興來時,取琴彈一遍。
花低池小水泙泙,花落池心片片輕。
酩酊不能羞白鬢,
京洛園林歸未得,天涯相顧一含情。
書墻暗記移花日,
洗甕先知醞酒期。
須信閑人有忙事,
早來沖雨覓漁師。
插槿作藩籬,叢生覆小池。
為能妨遠目,因遣去閑枝。
鄰叟偷來賞,棲禽欲下疑。
虛空無障處,蒙閉有開時。
葦鷺憐瀟灑,泥鰍畏日曦。
稍寬春水面,盡見晚山眉。
岸穩人偷釣,階明日上基。
世間多弊事,事事要良醫。
煙郭云扃路不遙,懷賢猶恨太迢迢。
長松夜落釵千股,
渭濱晦跡南陽臥,若比吾徒更寂寥。
岸上花根總倒垂,水中花影幾千枝。
一枝一影寒山里,
交親流落身羸病,誰在誰亡兩不知。
鬢惹新霜耳舊聾,
眼昏腰曲四肢風。
交親若要知形候,
嵐嶂煙中折臂翁。
訪戴船回郊外泊,
故鄉何處望天涯。
半明半暗山村日,
爐炭燒人百疾生,鳳狂龍躁減心情。
四山毒瘴乾坤濁,豪強頓息蛙唇吻,爽利重新鶻眼睛。
穩想海槎朝犯斗
盡說歸山避戰塵,幾人終肯別囂氛。
瓶添澗水盛將月,
相逢莫話金鑾事,觸撥傷心不愿聞。
鱗差甲子漸衰遲,
依舊年年困亂離。
八月夜長鄉思切,
鬢邊添得幾莖絲。
曉景山河爽,閑居巷陌清。
已能消滯念,兼得散余酲。
汲水人初起,回燈燕暫驚。
放懷殊未足,圓隙已塵生。
輕寒著背雨凄凄,
九陌無塵未有泥。
還是平時舊滋味,
慢垂鞭袖過街西。
守道得途遲,中兼遇亂離。
剛腸成繞指,玄發轉垂絲。
客路少安處,病床無穩時。
弟兄消息絕,獨斂問隅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