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縣抵邵武軍將謀撫…偶成一篇
訪戴船回郊外泊,
故鄉何處望天涯。
半明半暗山村日,
訪戴船回郊外泊,
故鄉何處望天涯。
半明半暗山村日,
像王子猷訪戴逵一樣乘船歸來后在郊外停泊,故鄉在哪里呢,只能望向天涯。山村的太陽半明半暗。
訪戴:用王子猷雪夜訪戴逵的典故,王子猷雪夜乘舟去訪戴逵,到了門口卻又返回,人問其故,他說:“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天涯:天邊,指極遠的地方
從標題可知,此詩創作于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詩人從沙縣前往邵武軍途中。當時詩人可能在旅途中思鄉情切,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思鄉之情。其突出特點是用典和借景抒情,以簡潔的語言營造出濃厚的思鄉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表達。
韓國殊勛,洛都西內,名園甲第相連。當年綠鬢,獨占地行仙。文彩風流瑞世,延朱履、絲竹喧闐。人皆仰,一門相業,心許子孫賢。
中興,方慶會,再逢甲子,重數天元。問千齡誰比,五福俱全。此去沙堤步穩,調金鼎、七葉貂蟬。香檀緩,杯傳鸚鵡,新月正娟娟。
不因寒暑換行衣,百里山程頃刻歸。
遣日只調雙鶴舞,問年惟記九龍飛。
林中植杖為芳樹,市上留辭寓道機。
我欲從師何處所,白云長恐與心違。
幾年掛錫石橋頭,
屋角梅花盡意留。
多少幽人尚翹首,
可憐明月下前樓。
孤嶼何亭亭,蒼松郁相對。池中蛟龍起,天際風雨會。
向日鋪青蓋,浮波散綠盤。明珠洛浦佩,白玉水仙丹。
鳳食實已美,龍吟聲更奇。惜無蔡邕識,那得馬融吹。
王子吹笙去,仙禽下云端。夜棲松月靜,朝舞檜風寒。
崩騰噴雪浪,晝夜無停息。回旋天磨轉,運動日卓側。
整整植翠旗,森森列羽衛。微風群玉動,赫日蒼云翳。
藻荇遍回塘,芙蕖出清水。紅燈迭照映,翠蓋相磨倚。
天寒桂子墮,花發向庭中。月華十二滿,常照此芳叢。
高枝含煙霧,密葉張羽翼。參差隨風勢,慘澹入云色。
結茅深林下,開戶流水邊。曉聽松風坐,夜枕云濤眠。
亭皋木葉下,原隰菊花黃。憑高滿眼秋意,時節近重陽。
追想彭門往歲,千騎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場。吊古論興廢,看劍引杯長。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涼。當時坐間英俊,強半已凋亡。
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鬢,漂泊水云鄉。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觴。
南阮貧如昨,步兵猶可憐。
吁嗟威武士,寂寞廣文氈。
幸有官廚酒,曾無負郭田。
建安多麗藻,誰在詠懷前。
纖弱誠無狀,
唯君實使之。
若能無間隙,
輕薄亦奚施。
西湖湖水平如掌,小艇恰受人三兩。山光叆叇天無云,落日雙丸波蕩漾。
天風浪浪水鳥飛,雙槳劃碎紅玻璃。瓊樓貝闕出復沒,回視城頭煙樹猶迷離。
行行已至湖當中,孤山涌出金銀宮。明霞萬道光祝融,四圍奇景來無窮。
有客嘯歌陽春曲,手搖蘭槳聲戛玉。水底蛟龍不敢聽,前歌未竟后歌續。
吾儕放浪本天真,貧賤未足窮其身。安得持杯三萬六千朝,日日放歌湖上遨。
青山如友酒如膠,王侯將相等弁髦。頭上惟見酒星搖,足根踏破青瓊瑤。
千言下筆風捲濤,淋漓元氣興逾豪。客謂子言太無賴,人世誰出利名外。
逃名棄利作達觀,饑驅寒迫愁無奈。何如今朝放棹來湖邊,湖中風月不論錢。
歸來飽飯且醉眠,心無掛礙身即仙。客聞我言啞然笑,白堤新柳馀殘照。
堤邊驄馬倦游歸,山色湖光更入妙。
一夜雁聲哀,
萬木葉盡黃。
春風本多事,
何必怨秋霜。
佩聲齊下日華東,朝退春游有客同。
卻轉河堤晴靄外,回瞻宮闕曉云中。
曲江池泛仙源碧,下苑花交御宿紅。
瓊玖水桃酬未得,青門紫陌興何窮。
京師出大黃,
渾崙不覆藏。
朝生金鳳子,
平地快翱翔。
輕陰漠漠意重重,信步小園中。枝頭葉暗霜痕在,換新綠、何處東風?寒石凍苔,憑誰記省,當日舊游蹤?
月門半掩小橋弓,溪水尚淙淙。臨流且莫驚雙鬢,少年事,都已朦朧。行過曲廊,回眸恍惚,碧樹綴千紅。
林鶯低喚。似勸拈金盞。幾陣東風花外晚。吟醉商量都懶。
樓扉鎮日常關。何因還著春寒。今夜將愁消雨,任他雙鬢添斑。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佳樹清園。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淥濺濺。憑闌久,黃蘆苦竹,擬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漂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櫟社由來不計旬,煙籠五色靄初臻。
恍然步屧三千界,誰識先生七十春。
松柏翠添霜后友,芝蘭輝映幾前賓。
只今新主開元運,碧眼長看起瑞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