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表誠寺
蔦蘿寺外草蕭蕭
流水門前晝夜號
苔蝕殘碑封瓦礫
煙埋古殿剩松濤
一杯麥飯同光武
三尺銅花類漢高
莫嘆此間荊棘滿
鐘山陵上亦蓬蒿
蔦蘿寺外草蕭蕭
流水門前晝夜號
苔蝕殘碑封瓦礫
煙埋古殿剩松濤
一杯麥飯同光武
三尺銅花類漢高
莫嘆此間荊棘滿
鐘山陵上亦蓬蒿
表誠寺外,蔦蘿纏繞,衰草在風中蕭蕭作響;門前的流水晝夜不停地發出轟鳴。青苔侵蝕的殘碑被瓦礫掩埋,煙霧籠罩的古殿只剩下松濤陣陣。一杯麥飯的際遇與光武帝相似,三尺銅劍生綠銹如同漢高祖的遺物。不要感嘆這里荊棘叢生,鐘山的帝王陵寢上也長滿了蓬蒿。
蔦蘿:寄生性攀援植物,常喻依附他物生長;
蕭蕭:形容風聲或草木搖落的聲音;
號(háo):呼嘯,指流水轟鳴;
苔蝕:青苔侵蝕;
銅花:銅器表面的綠色銹跡;
光武:東漢光武帝劉秀,據《后漢書》載其微時曾受麥飯之贈;
漢高:漢高祖劉邦,傳說其起義時持三尺劍;
鐘山:今南京紫金山,多帝王陵墓,如明孝陵等。
此詩當為詩人游歷表誠寺時所作。表誠寺或為歷史悠久的古剎,至詩人登臨之際已荒廢。詩中借寺中殘碑、古殿等遺跡,結合光武帝、漢高祖的歷史典故,映射明清易代之際(或其他朝代更迭時期)的社會動蕩,暗含對歷史興替、繁華難永的思考。
全詩以荒寺為切入點,由景及史,借古寺殘破之景與帝王陵寢荒蕪之況,揭示歷史興衰的必然規律。用典自然,意象蒼涼,情感深沉,是一首借古抒懷、感慨歷史的佳作。
乘時命將定條枝,天佑人歸捷報馳。
無戰有征安絕域,壺漿簞食迎王師。
兩朝締構敢石繼,百世寧綏有所思。
好雨優沾王宇拓,敬心那為慰心移。
秋迎客路十分涼,煙水扁舟引興長。
兩岸蘆花翻雪白,一江木葉入秋黃。
天街空際霜初落,銀漢無聲月自行。
歸櫓音清聞欸乃,逍遙疑在夢魂鄉。
海天咨度報皇華,
蚤卜升平遍水涯。
載德行旌才出郭,
暖煙晴竹已家家。
壯歲耽圖史,衰年厭綺羅。無官輕束縛,有志悔蹉跎。燕市誰晞發,秦川尚枕戈。書生信枯槁,三復采薇歌。
未能追古哲,不敢傲時人。衰病慚通隱,羈棲學任真。鏡中吟態苦,衣上酒痕新。去住都非計,閒愁怕損神。
南郭方隱幾,君平正下簾。新叢培藥本,細字認書簽。散漫妻孥怪,疏狂故舊嫌。料無白衣使,生惜后陶潛。
偶被招邀去,親知笑我頑。停杯數人物,洗眼看江山。往事宜緘口,新聞足破顏。畏人問出處,曾記點朝班。
不覺光陰換,經春又及秋。薰風雛燕喜,涼雨晚蟬愁。物理皆如此,人生當自謀。榮枯千載事,吾道豈蜉蝣。
天地此儒冠,馀生托一簞。交疏譏訕少,家遠轉遷難。偕隱終無侶,盟心殊未寒。平生薄庾信,開府在長安。
一代論風雅,漁洋神韻標。明湖賦秋柳,遺恨在南朝。辭漢銅仙泣,朝周玉馬驕。前賢如可作,何但客魂銷。
君歸枌樹里,我出帝王州。
各有千秋事,誰爭萬戶侯。
相看驚鬢發,此會足春秋。
莫灑憂時淚,中年不任愁。
南山春晏蕨生芽,
怪得清寒數倍加。
一雪洗將紅紫去,
高低林樹試瑤花。
蒲團出定入玄微,
盡是山間林下詩。
安得遠公陪一笑,
朗吟同過虎溪時。
宿霧初開日未高,
清溪一道暗通潮。
梅花竹里吹香久,
踏過前村第幾橋。
白馬當涂兆,黃家得歲興。金符威既重,玉版事堪憑。
漢火承前運,譙龍合舊徵。青云開后葉,下武倍兢兢。
許昌功未逞,江表地初平。漢帝居非遠,吳侯志欲迎。
壯圖雖未遂,嘉慮實惟精。終闕尊崇禮,何關慎器名。
家乘桑蓋瑞,國富臥龍才。漢水神暉徹,靈圖密命開。
橫天嘉氣應,繼日景云來。儻乏英雄器,三分亦殆哉。
安昌弦管最風流,池館荒涼幾度秋。
豈有虎賁憐北海,空余馬策慟西州。
他年國士誰青眼,此日書生已白頭。
瓠落自慚知遇厚,一尊重與酹松楸。
不求名利寸心安,且把詩篇割愛刪。
案有奇書消白晝,門無俗客只青山。
身為清節衣冠后,自愛風流水石間。
半世生涯渾是醉,一憑魚鳥笑癡頑。
夏日本多暑,百思并予嬰。呼童灑廷內,幾閣稍凄清。
燕子自來往,雞孫亦生成。深林來客疏,古甃有苔明。
薰風何拂拂,朱絲非我聲。夙昔念遠游,抱痾愿多爽。
坐觀流景速,池霽綠初長。庭樹漸鳴蟬,蓽門日恒敞。
溽暑苦中人,棲云猶漭瀁。安能吹清角,暫與豁幽賞。
昔昔秋猶在,勞勞老易侵。
寶刀蝕虎氣,孤鏡吼龍吟。
涼夢驚難續,閒愁病不任。
江山留九辨,未許怨登臨。
秋色平分日,開筵命月輪。
云容休妒客,天意解隨人。
平地鋪寒水,遙空絕點塵。
素娥來入座,端不負良辰。
醭醭紅塵,炎炎火聚。
著腳無蹤,翻身有路。
去時山色慘愁容,歸來幽鳥啼芳樹。
不涉去來,如何吐露。
碧眼黃頭總不知,問訊粼皴拄杖子,逢人不得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