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殷游二舍人入翰林、江給事拜中丞
清晨待漏獨徘徊,霄漢懸心不易裁。
閣老深嚴歸翰苑,
猶有西垣廳記在,莫忘同草紫泥來。
清晨待漏獨徘徊,霄漢懸心不易裁。
閣老深嚴歸翰苑,
猶有西垣廳記在,莫忘同草紫泥來。
清晨在待漏院獨自徘徊,心系朝廷大事,思緒難以決斷。閣老莊重嚴肅地進入翰林院,西垣廳的題記還在,不要忘了曾經一同起草詔書的時光。
待漏:百官清晨入朝,等待朝拜皇帝,謂之待漏。
霄漢:指朝廷。
裁:決斷。
閣老:指入翰林的殷、游二舍人。
翰苑:即翰林院。
西垣:中書省的別稱。
紫泥:古人用泥封書信,皇帝詔書用紫泥,這里指詔書。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殷、游二舍人進入翰林院,江給事被任命為中丞,詩人在官場任職,與他們有共事經歷,便寫下此詩表達祝賀。
這首詩主旨是祝賀友人升遷,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回憶共事經歷表達情誼。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官場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
麥秋宜晚起,況復雨頻頻。
桃竹猶能杖,柴車未可巾。
閑分酒賢圣,靜記藥君臣。
會有騎鯨李,來陪賀季真。
銀臺南畔曉云飛,路入丹霄上紫薇。
共看客星朝帝座,敢將汗腳踏天扉。
遙瞻鳳翼差池佀,近對龍顏咫尺威。
自愧衣袍正藍縷,晚來忽帶御香歸。
曾共丹梯步廣寒,自無仙骨墮凡間。
君攀玉兔窟中桂,我返神螺江上山。
豈謂觀風經邑里,猶能駐馬問柴關。
鳴騶排入蓬蒿徑,踏破巖前綠蘚斑。
往時束帶侍明光,曾看揮毫點御床。
只道驊騮已騰蹋,不知雕鶚尚摧藏。
官居四合峰巒雨,驛路千林橘柚霜。
莫為艱難歸故里,漢庭今重甲科郎。
故山疇昔奉英游,老去功名失路頭。
江海一官如許冷,田園三載不知秋。
謝公塘外千峰紫,何楷廬邊一徑幽。
心折少陵存歿句,恨無酒力破勞愁。
壯觀東南二百州,景于多處更多愁。
江流千古英雄淚,山掩諸公富貴羞。
北府如今唯有酒,中原在望忍登樓。
西風戰艦今何在,且辦年年使客舟。
尋春反向僧房臥,無乃行藏與時左。
起來刮目覽新詩,花壓欄干夢初破。
黃葉丹楓屬興深,吁然莫測疑楚些。
惠休島可沒已久,二百年來無此作。
世間何處著斯人,秀句天教出寒餓。
我氣未衰詞頗弱,欲借鼓旗聊一佐。
終朝巖下不逢人,苔色應嗔馬蹄涴。
刺促驚時節,侵尋念物華。
半生多客里,今日又天涯。
曉月看眉嫵,飛云亂眼花。
窮途隨物感,不必是思家。
袖有調元手,辱使江之湄。
雅懷兼三王,起問夜何其。
行當發余蘊,陶鑄皋與夔。
功名格上帝,黃髪齒復兒。
此地誰令著此翁,角巾欹倒鬢如蓬。
興高絕壁松聲外,夢破寒花雀啅中。
睡債幾時償賽足,書淫前日洗除空。
故人若問安心法,一酌村酤薦晚菘。
憶在昭文館,垂紳看立朝。
敢論同自出,但喜識高標。
有子仍持橐,如公合珥貂。
傷心鄴城路,宰樹結寒飇。
浮花蕩漾青蘋小,綠柄欹垂剪刀草。
朝從港東暮港西,采花擷草無盡期。
秋光有盡意無盡,萬馬奔騰山作陣。
眼中未飽公莫回,饑腸作惡如鳴雷。
緩尋隨父老,偷折飫僮奴。
的皪連僧舍,馨香到客廚。
題詩郡丞至,問俗使華俱。
只道千縑易,良田豈易圖。
李侯梨饤坐,風味勝仁頻。
投老須鳴玉,相看尚禿巾。
便應尋木客,何必問波臣。
不復來城市,從人笑我真。
一水縈不斷,千巖翠相扶。
孤篷載雪歸,我昔見畫圖。
今年兩經行,明晦自慘舒。
旱夏山若焦,秋至潦溢途。
是中無故人,王事當馳驅。
景物寄心賞,隨遇便有余。
不覺老季真,乞歸尚狂疏。
官家賜閑身,用底一曲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