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貢禹懷書日,張衡作賦辰。
杏花開鳳軫,菖葉布龍鱗。
瑞麥兩岐秀,嘉禾同穎新。
寧知帝王力,擊壤自安貧。
貢禹懷書日,張衡作賦辰。
杏花開鳳軫,菖葉布龍鱗。
瑞麥兩岐秀,嘉禾同穎新。
寧知帝王力,擊壤自安貧。
貢禹懷揣諫書的日子,張衡創(chuàng)作辭賦的時辰。杏花在車駕旁綻放,菖蒲葉如龍鱗般鋪展。祥瑞的麥子長出雙穗,茁壯的禾苗同穎而新。哪里知道這是帝王的功績,百姓擊壤而歌安于貧困生活。
貢禹懷書:貢禹是西漢大臣,曾多次上書漢元帝,議論朝政得失。這里借指關(guān)心國事之人。
張衡作賦:張衡是東漢科學(xué)家、文學(xué)家,作有《二京賦》等。
鳳軫:指車駕,軫是車后的橫木。
菖葉:菖蒲的葉子。
瑞麥兩岐:指麥子長出雙穗,是祥瑞之兆。
嘉禾同穎:茁壯的禾苗長著相同的禾穗,也是祥瑞之象。
擊壤:古代的一種游戲,后成為太平盛世百姓安樂生活的象征。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nèi)容來看,應(yīng)創(chuàng)作于一個政治相對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的時期。詩人可能身處太平盛世,有感于社會的祥和、百姓的安樂而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太平盛世,突出特點是運用祥瑞意象營造美好意境,借古人事跡增添文化底蘊。在文學(xué)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感受和對盛世的歌頌。
金井樓高俯逝波,
浮云東望足狂歌。
一春心事花邊盡,
十載清明客里過。
佳句漸如良友少,
離愁翻比亂山多。
西坡結(jié)屋吾將老,
好待雙旌訪澗阿。
天外晴空孤臥,瘦石撐空疑墮
鶴飛來、幽壑底。云欲起。
人坐群峰青里。聽泉流。一窗秋。
綵云隨,紅袖透。油碧覆車小。一簇衣香,日午雁堂到。侍兒持送圓冰,錦幃低捲,傍畫棟、鬢云斜照。
黛誰掃。夫婿三十中郎,走馬洛陽道。辜負蘭閨,書寄紫鸞杳。即看絕世無雙,迥文不織,也應(yīng)遣、陽臺歸了。
朝憎鶯百囀,
夜妒燕雙棲。
不慣經(jīng)春別,
誰知到曉啼。
丞相曾參督府謀,郎君今復(fù)贊邊籌。
彼哉金谷飲長夜,去矣玉關(guān)防盛秋。
尺度豈能拘快士,功名斷不在中州。
習(xí)池水滿堤花艷,安得相陪賦遠游。
若論此事,何必多言。
不在內(nèi),不在外,不在中間,
離婁行處浪滔天。
已悲傲吏失南山,尚喜王儦峙舊壇。感愴自應(yīng)新發(fā)白,乖離可使舊盟寒。篙師徑欲通宵發(fā),我輩深嗟會面難。月底婆娑燈下語,恍然還是昔年看。
吾州疇昔聚文星,我已后之君有聲。丹筆未讎天祿閣,白頭猶住錦官城。舊諳林麓深堪隱,今見溪山遠更明。剩欲相投小盤礴,溪頭亡那櫓雙鳴。
男兒生世間,窮達有命不自由。黃金便使高北斗,能衣晏子幾狐裘。
拂塵下馬卸馬鞍,舉杯自勸歌路難。路誠難,莫復(fù)怪。故山兒女豈不佳,斷雪斫冰君自愛。
一夕復(fù)一夕,一朝復(fù)一朝。朝夕遞相送,歲盡何必在今宵。
噫乎歲如江上之波,我如中流之石抵蕩磨。來波去浪涉無盡,石行泐矣當奈何。
酒杯融融,吾留六龍。六龍不留我心苦,夜半高歌淚如雨。
珠簾錦瑟事依稀,
紅淚拋殘金縷衣。
曾記五侯春宴罷,
花前被酒玉驄歸。
五岳峙方州,臺峰爭鼎辟。疊嶂凌空冥,蒼茫煙霧隔。東麓聳華嚴,奇兀分主客。遠望但陰翳,繞趾憚躡屐。
飄風怒崩崖,奔泉咽亂石。徑轉(zhuǎn)漸窈深,千尋列檜柏。雜樹紛榛蕪,衰草互狼籍。披荊歷磊砢,天地忽迫窄。
群巒相束縛,嵯峨懸峭壁。林杪逗日光,掩靄如將夕。出谷謂窮際,危峰尚如戟。其巔若可躋,縈回極盤躄。
四顧寂無聲,樵蘇不留跡。落葉墮空山,如聞人咳唶。草樹此俱枯,窮寒絕地脈。清非神明都,險實虎狼宅。
仆馬俱已疲,停鞍聊躅躑。俯視所歷峰,點點但空碧。日昃下層岡,遙遙度阡陌。居人驚我來,相問咸踧。
此山實奧阻,往來道不惜。鷙獸恣吞噬,壯夫亦裂魄。回首意悄然,雄懷為不懌。丈夫志四方,乾坤寧局蹐。
登臨戒高深,步趨亦謹擇。既非事王程,胡為輕自適。高堂方寸心,寒暑未安席。履坦猶多虞,聞此心魂坼。
戒哉人子軀,無事慎行役。
不見湖邊細柳軍,
高岡賞覽自歡欣。
何家別墅空秋草,
楊子瓊樓隔暮云。
夕日下時帆影遠,
炊煙起處笛聲聞。
仲山老去唐公隱,
夏屋渠渠臨水濆。
銅瓶一穟蕙,
芳潔以自旌。
相看色轉(zhuǎn)睟,
未言意先傾。
翛如鄭子真,
聲名豈其卿。
明窗細披挹,
心空氣和平。
寒水籬根二尺,莫愁艇子能容。纖纖細步到房櫳。青蛾勻黛淺,粉指掠云松。
憶食憶眠憶坐,好春長定相逢。侍兒一一小名重。卷衣孫秀秀,滅燭許冬冬。
東風噓海表,
蓬蓽亦生春。
天啟三元運,
人痊百病身。
平安真是福,
澹泊未全貧。
傳座從茲始,
開瓊莫厭頻。
舊交多寂寞,高士近何如。
白首窮經(jīng)傳,青山繞屋廬。
種松招海鶴,俯檻愛池魚。
養(yǎng)素無榮辱,心存太古初。
伊昔曾相見,論詩一解顏。
別來經(jīng)歲月,望斷隔云山。
撫事偏多感,逃名且自閒。
葛峰多勝跡,那得共躋攀。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