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廬山簡寂觀重道者
憶昔采芝廬岳頂,清宮常接絳霄人。
玉書閑展石樓曉,
似醒一夢歸凡世,空向彤霞寄夢頻。
憶昔采芝廬岳頂,清宮常接絳霄人。
玉書閑展石樓曉,
似醒一夢歸凡世,空向彤霞寄夢頻。
回憶往昔在廬山山頂采摘靈芝,在清凈道觀常與仙人般的修道者交往。清晨在石樓悠閑地展開玉書研讀。仿佛從一場美夢中醒來回到凡俗世界,只能徒勞地多次在夢中寄情于紅色云霞。
采芝:采摘靈芝,古代認為靈芝是仙草,采芝常象征隱居修仙。
廬岳頂:廬山山頂。
清宮:清凈的道觀。
絳霄人:指仙人或修道者,絳霄有高遠天空之意,這里形容其超凡脫俗。
玉書:珍貴的道書。
彤霞:紅色云霞,常象征仙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曾在廬山簡寂觀與修道者有過交往,體驗過修仙般的生活。后來離開道觀回到凡俗世界,因懷念那段生活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廬山修仙生活的懷念。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超凡脫俗生活的向往。
露草乾時兒牧羊,
朝日出時女采桑。
一床絮被千萬足,
不解城中有許忙。
敗檐新廨四玲瓏,
斷續街衢掠曉風。
洋式樓房昏似墨,
乳鴉啼破月明中。
城郭曉煙人避戶,
沙灣淺水客停舟。
秋毫難道渾無犯,
烽火驚心說未休。
下得床來事萬千,日長倦去帶衣眠。分明好個真生活,卻倩傍人為汝憐。
千生萬劫未曾乖,癡愛因循枉自埋。豎起丈夫眉目看,聰明一副孰安排。
石梁天際夢魂勞,雙別仙姝渡海濤。綺閣紗廚春晝永,一枰閒對鄭櫻桃。
清簟疏簾奕未停,楚江云雨正冥冥。莫教夜半成虛約,辜負燈花落小亭。
綠發朱顏羨子都,楸枰拂拭倩華襦。摧鋒謾自誇年少,一著還須讓老夫。
長鋏翩翩海上游,明光謁帝暫依劉。無勞更賭宣城郡,一局龍陽已拜侯。
富貴浮云視,高歌步蓬瀛。朝種瓜五色,夕餐芝九莖。
山深足棲息,采藥求長生。王喬云中舄,子晉嶺上笙。
清泉煮白石,凌虛上玉京。抗志出塵表,何為戀干旌。
匡廬與天臺,中多隱逸叟。日月明軒窗,煙霞帶戶牖。
杳無人跡到,名姓知誰某。得毋老與莊,列真自古有。
振衣千仞岡,天外任昂首。仙骨本珊珊,羽化誠非偶。
潛修志倘堅,喬松皆我友。青鸞集珠樹,合鳴清且幽。
紫藤繞古柏,夭嬌如蟠虬。巖棲有高士,濯足臨清流。
偶然發長嘯,萬壑松風秋。白鶴來云中,招我閬苑游。
褰衣揖黃石,挹袖從浮邱。滄桑無今古,日月常悠悠。
寒入重衾睡不濃,
寺樓初打五更鐘。
開門忽覺前山雪,
白遍東南四五峰。
上方直去天一握,
歸路轉回山半腰。
老衲遲遲緣底事,
要乘佳月過溪橋。
風節容城仰,斜陽憑軾時。
疏成十罪定,獄借二王辭。
大鳥前朝墓,披鱗異代祠。
病中虛拜薦,欽挹起馀思。
隱居那用名,名沒隱方成。
交絕身常定,心安病不生。
山肴珍白蕈,野飯美青精。
回視人間世,何如戲一棚。
朝回遇故人,微雨灑芳塵。萬井鶯聲滿,千門柳色新。
明時登紫禁,失學嘆青春。每憶西齋夜,論文勸酒頻。
相遇復相別,其如離思何。云連山色遠,春入柳條多。
驛路寒逢雨,江洲暖漲波。應知千里雁,長待北風過。
篷開獵獵風腳,舵曳瀰瀰浪痕。
杜宇飛邊蜀道,哀猿啼處荊門。
遠紅夕照千里,濃綠垂楊幾村。
已到落帆亭下,客心還怕黃昏。
寄聲謝軒帝,不必奏鈞天。
一碧九萬里,橫吹鐵笛眠。
神人何事下人寰,
遠韻高情不可攀。
一片清寒相迫處,
凍云扶夢過沙灣。
認得倭居戶未開,滿天露顯毬場埃。
旅人未覺飛車過,五夜驚雷入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