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 其三
戮力還羌帥,孤忠有法王。
不緣蒙上賞,何以警無將。
天狗過秦野,髦牛限鬼方。
古來稱隴蜀,成敗幾蒼茫。
戮力還羌帥,孤忠有法王。
不緣蒙上賞,何以警無將。
天狗過秦野,髦牛限鬼方。
古來稱隴蜀,成敗幾蒼茫。
盡力討伐羌族首領,只有法王懷著一片孤忠。若不給予他豐厚獎賞,怎能警示那些不守法度的將領。天狗星劃過秦地原野,髦牛被阻隔在鬼方。自古以來所說的隴蜀地區,成敗之事多么渺茫難測。
戮力:盡力,努力。
羌帥:羌族的首領。
法王:可能指當時某位忠誠的將領。
蒙上賞:受到皇上的獎賞。
無將:指不遵守法度、有叛逆之心的將領。
天狗:星名,古代認為是兇星。
秦野:秦地的原野。
髦牛:牦牛。
鬼方:古代西北少數民族名。
隴蜀:今甘肅、四川一帶。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明確。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邊疆有戰事、朝廷需要激勵將領奮勇作戰的時期。詩人看到忠誠將領為國家盡力,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強調獎賞忠誠將領以整肅軍紀,同時感慨隴蜀地區戰事的興衰無常。它反映了當時邊疆的軍事狀況和詩人對國家軍事治理的關注,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古代邊塞詩對戰爭和國家命運的思考。
芳草天涯綠一痕。樓高消盡未歸魂。路迥無計憶王孫。
見說蒲帆張十幅,雪沙堤畔忍黃昏。好春切莫與重論。
雨裛輕塵步武遲,墊巾歸自武陵溪。紛紛誰認神仙過,拊掌瓊樓笑女兒。
襟袂龍鐘破雨歸,玉人驚笑若耶溪。恨無款段馳春徑,故故遺鞭盼阿兒。
兩峰回合一峰圓,
縛屋峰前度歲年。
萬事果然無用了,
煙霞長伴道人眠。
詩是先生逼上臺,幾曾韻許我拈來。
本欽人棒書尤棒,未意詩柴韻也柴。
詞賦愈工愈小技,英雄越老越喬才。
批莊注杜吾何敢,自有周村與杜埃。
新花朝竟妍,
故花色憔悴。
明日花更開,
新花何以異。
共向高林借一枝,心期萬古可誰知。
織鞋有恨陳尊宿,玩月今同王老師。
寒磧頓能忘患難,衰顏偏自惜分離。
公歸無復薇堪采,雪滿千山足療饑。
蒼松翠竹嘯龍鸞,
小有亭樓當畫看。
解道詩腔勝絲竹,
宮詞珠字寫冰紈。
眷予倦羈旅,坎壈林壑間。
落日投古寺,秋蟲吟亂山。
月明露已白,風定云方還。
王事殊未暇,悵茲清夜閒。
墻斷漲沙沉,檐低息土侵。
洪河流廨下,老樹覆成蔭。
北地來文舫,南薰爽客襟。
長安那復近,去馬日骎骎。
正中偏,
寶月光凝海底天。
何事漁舟難滿載,
流輝爭肯透波瀾。
百戰功何在,荒城夕照間。
角聲千騎盡,弓影一燈閒。
見月思臨塞,因風想出山。
當年青海上,猶記突圍還。
雙燕。雙燕。金屋往來長見。
珠簾半卷風斜。何處銜來落花。
花落。花落。日莫長門寂寞。
漢、秦而下逮蕭、梁,詞賦源流待酌商。
得與奇異同賞析,不知田海已滄桑!
鳥欣有托遷喬木,花恨無香托海棠。
問字日來親長者,可能弟子列班行?
綿州有蓉溪,
溪頭結書屋。
坐看芙蓉開,
天然脫塵俗。
岧岧山上亭,上有雙魚字。
回顧望新城,欲將雙魚寄。
泛泛東水流,蘋藻相蒙翳。
釣竿何裊裊,魚尾何曾麗。
緘意付歸風,日暮江之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