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岱 其二
巖壑生平寢處逢,乾坤奇偉總羅胸。
才辭仙掌云臺址,來眺天門日觀峰。
曉霽吳閶明白馬,春陰碣石起蒼龍。
神州此脈開洙泗,不信他山別有宗。
巖壑生平寢處逢,乾坤奇偉總羅胸。
才辭仙掌云臺址,來眺天門日觀峰。
曉霽吳閶明白馬,春陰碣石起蒼龍。
神州此脈開洙泗,不信他山別有宗。
生平常與巖壑相逢為伴,天地間的奇偉景象都裝在心中。剛離開仙掌峰和云臺的所在,就來眺望天門、日觀峰。清晨雨后初晴,吳地閶門方向似有白馬顯現,春日陰天,碣石之處如蛟龍騰起。神州的山脈脈絡從這里開啟了洙水和泗水流域,不信其他山還能成為眾山之首。
巖壑:指山巒溪谷。寢處逢:經常相逢。
乾坤:天地。羅胸:裝在胸中。
仙掌:華山的仙掌峰。云臺:可能指云臺峰等類似山峰。
天門:泰山的天門。日觀峰:泰山著名山峰。
曉霽:清晨雨后初晴。吳閶:吳地的閶門。
碣石:山名。
洙泗:古代兩條河流名,在山東曲阜附近,代指儒家文化發祥地。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在游歷過程中,先游覽了華山等地,后到達泰山。當時社會文化氛圍濃厚,人們對名山大川有著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寄托。詩人站在泰山之上,感受到泰山的雄偉和其承載的文化意義,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美泰山的雄偉壯麗以及其作為文化源頭的重要地位。其特點是意境雄渾、情感豪邁,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感悟。
迢遞城南路,云深古寺幽。
野花隨地發,溪水傍門流。
梵響林間度,香煙檻外浮。
蒲團若可住,便此長勾留。
受祉林泉頤養年,世家耆德自天全。
少時劍佩登三殿,久任吳淞撫九阡。
行儉銓衡有令譽,廣平才藻入清篇。
修齡喜得人間壽,雪作須眉興欲仙。
三賢品坐一枰棋,
日永官閒對紫薇。
好袖玉堂揮翰手,
不爭勝負是知幾。
山陵使者漢臣尊,丹陛酬功禮數繁。
插羽瓊條參鼎位,延芳珠樹傍臺垣。
錫圭更綰中書印,拖玉頻趨太極門。
回首郁蔥佳色里,早攄忠藎答皇恩。
只恐山靈俗駕回。海鷗飛下莫驚猜。機心消盡重徘徊。
宿雨乍晴千澗落,曉云微露兩山排。新苗時翼好風來。
宵長人靜。刮地東風緊。冷逼羅幬眠未穩。難遣離愁千頃。
起來閑倚窗紗。夜深誰撥琵琶。聽得小鬟私語,月鉤初上梅花。
地僻曾無驛騎迎,皖南傳說賊初平。
寒消應許冰全泮,夜靜偏驚月尚明。
揮灑煙云推老輩,主持風雅仗先聲。
馬洲亦有孤山在,未訪梅花恐不情。
反涸欣重沸,亭隳乃薦開。四隅煙靄凈,雙照法星來。
攬轡威存豸,匡時渴望梅。南游倚隹觀,目極紫霄回。
石室仙人館,彤帷首夏開。玄蟬不住響,舞鶴自何來。
秋晚便觀稼,寒深擬訪梅。山靈知未厭,泉我隔年回。
稍喜瀛仙集,真疑洞府開。斷云將雨過,群島亞青來。
異產多瑤草,靈標錯野梅。眷言恣幽討,遮莫醉忘回。
西峰河?嵲,掩映畫圖開。城郭纖無隱,江山盡欲來。
平田下高鳥,細雨濕青梅。日暮村煙碧,鳴笳促騎回。
花妍兒女姿,零落一何速。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綠。
京師多名園,車馬紛馳逐。春風紅紫時,見此蒼翠玉。
凌亂迸青苔,蕭疏拂華屋。森森日影閑,濯濯生意足。
幸此接清賞,寧辭薦芳醁。黃昏人去鎖空廊,枝上月明春鳥宿。
豫王天馬奮南轅,四鎮降旗晝夕翻。
王氣銷沈歌《燕子》,閹群顛倒醉龍孫。
衣冠已葬梅花冢,羽檄猶污粉黛痕。
蕭瑟孝陵秋草遍,西風日暮冷哀猿。
淮南持斧功成后,甌粵乘軺喜暫臨。
使者英標衣蹙繡,近臣新渥帶橫金。
三山氣入中秋好,八郡香焚曉霧深。
已為黎元開壽域,可無椿歲慰人心。
胡塵未動朔云浮,
行在多歡見小侯。
愿保三冬資我樂,
更無一事使人愁。
怒雷破壁雨連天,
舟子魂驚亂泊船。
一抹頑云濃似墨,
挾風飛渡萬山巔。
記得曉妝勻面了,曲闌干外回塘。無聊小坐擘蓮房。鴛鴦飛渡處,風帶一絲涼。
放進碧紗煙里月,呼鬟吹滅蘭釭。緩移珊枕倚銀床。綃囊籠茉莉,冰簟夢魂香。
青山城郭靜,白日文書稀。
百拜謝君恩,臣職此其宜。
廣成住崆峒,庚桑居畏壘。
一鞭山色中,吾道無成毀。
母恩不可割,君命不敢辭。
舍母以就君,白首成歔欷。
人生天地間,俯仰無百年。
天風吹游絲,隨處成掛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