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伍國開有開有看梅之約以雨屢阻至十月既望始共探賞分賦二首
花期勞豫約,及此得邀歡。落日寒山外,開尊坐石欄。欺春先自放,映月晚逾寒。未遣愁吹笛,新枝正耐看。
憶歸方四載,四賞故園梅。為愛先春意,同尋泛月杯。星星冰艷見,細細冷香回。莫以流光感,翻令懷不開。
花期勞豫約,及此得邀歡。落日寒山外,開尊坐石欄。欺春先自放,映月晚逾寒。未遣愁吹笛,新枝正耐看。
憶歸方四載,四賞故園梅。為愛先春意,同尋泛月杯。星星冰艷見,細細冷香回。莫以流光感,翻令懷不開。
早就和友人相約賞梅,到如今才得償所愿一同歡賞。夕陽落在寒山之外,我們坐在石欄邊舉杯暢飲。梅花仿佛要搶先迎接春天,獨自綻放,在月光映照下更顯清寒。不要吹奏那讓人憂愁的笛聲,這新長的花枝正值得細細觀賞。我已歸鄉四年,四次賞玩故園的梅花。因為喜愛它早報春意,我們一同在月下泛舟舉杯。看到那如星般的冰清玉潔的梅花,聞到那淡淡的冷香。不要因時光流逝而傷感,反而讓自己心懷郁結。
勞豫約:多次相約。勞,多次;豫約,預先約定。
開尊:舉杯飲酒。
欺春:搶先迎接春天。
未遣:不要讓。
星星:形容梅花如星般繁多。
流光:指時光。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在初冬時節,詩人與友人伍國開、有開早有賞梅之約,但因雨多次受阻,到十月十六日才得以一同探賞梅花。詩人歸鄉四年,多次賞梅,在賞梅過程中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賞梅表達對梅花的喜愛和對時光的感慨。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出梅花的神韻。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盈盈緯車婦,荊布事素樸。
絲絲理到頭,的的出新濯。
心忙不遑食,腕倦何曾覺。
忽聽歸鴉啼,斜陽掛屋角。
李公雅負中興略,
再出庾關功未成。
猛氣豈徒援與國,
銳師何故挫堅城?
降書狎至謀難測,
戰鼓相聞敵莫經!
整暇不教防燕飲,
底須沈醉虐儒生!
恰值暮春天。暖氣侵人懶著綿。獨倚畫樓無任事,花前。捲幔青青草色連。
隔岸酒旗偏。半枕垂楊半枕煙。遙望夕陽紅處也,橋邊。無數行人爭渡喧。
睡醒黑甜鄉,
翛然詩味長。
蟲聲侵夢短,
鐙影逼窗涼。
骨肉喜團聚,
書編愁健忘。
幾番勞阿姆,
替剪夜來香。
吾祖曾為沙苑牧
有孫窮相合騎驢
朝來忽起馳驅興
為見龍眠十馬圖
仙子捫蘿上翠崖,
巖頭舊有煉丹臺。
至今石上留仙掌,
十指春蔥漬綠苔。
江天新霽好,林表暮光分。
斜日映殘雨,清風卷亂云。
竹涼新葉戰,荷濕暗香聞。
頓覺炎歊失,開緘拂簟紋。
張公江海客,
亦誦龍虎文。
他日相逢處,
羅浮鶴是君。
滿樹鐵冠瓊樹枝,
樽前燭下心相知。
明朝又與白云遠,
自古河梁多別離。
淡江春水綠溶溶,
此去相思隔幾重。
今日送君同餞別,
何時再聽斐亭鐘?
酌以蒲城酒。擷湘累、秋英滿泛,介君眉壽。贈君點漆黟川墨,與印文章大手。問此別、相逢難又。三疊陽關聲墮淚,寫平時、兄弟情長久。離別事,古來有。
十年骨肉情何厚。對江山千里,共期白首。夜雨連床追舊事,惟恨音書漸少。便只恐、炊沙不飽。翰墨新功收汗馬,話書囊、無底何時了。歡未足,聽雞曉。
閩蜀同風果同風,袈裟拔出鞋袋中。
相逢古寺話俄頃,怪我稱錘落深井。
不憂佛日居衡陽,不憂無人振頹綱。
卻憂秋高霜月冷,鐵牛夜度飛猿嶺。
衡陽老子一僧耳,打雨罵風無別伎。
海上禪流未識渠,將謂三頭仍六臂。
兩川邁往初不然,我喜其行重說偈。
披秀庵前癩狗兒,要見衡陽只這是。
碧梧翠竹論清修,介石由來君子德。盛年學業在操持,寫向書齋作三益。
嶧陽嶰谷總奇材,別有奇材泗水隈。圣治無為用韶樂,選材須獻大廷來。
鼎湖龍去幾千載,
聞說軒轅尚有祠。
春草應荒問道處,
曉煙猶似煉丹時。
誰登絕巘尋玄鶴,
我夢陰崖采紫芝。
若使長生真可得,
山中早拜廣成師。
黃葉村中,綠水灣頭,帆影零亂。小橋夾浦,依稀認有,舊時庭院。小樓還在,記得人在樓中,而今凝望如天遠。煙里歇吳舲,似迷巢林燕。
凄戀。閒敲畫榜,遙指紅墻,百端思遍。可惜滿園槲葉,半河菱蔓。負暄鄰叟,兩兩私語茅檐,料他也為王孫嘆。搖櫓過前汀,驚水禽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