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
竟日散如絲,吟看半掩扉。
秋聲在梧葉,潤氣逼書幃。
曲澗泉承去,危簷燕帶歸。
寒蛩悲旅壁,亂蘚滑漁磯。
爽欲除幽簟,涼須換熟衣。
疏篷誰夢斷,荒徑獨游稀。
偏稱江湖景,不妨鷗鷺飛。
最憐為瑞處,南畝稻苗肥。
竟日散如絲,吟看半掩扉。
秋聲在梧葉,潤氣逼書幃。
曲澗泉承去,危簷燕帶歸。
寒蛩悲旅壁,亂蘚滑漁磯。
爽欲除幽簟,涼須換熟衣。
疏篷誰夢斷,荒徑獨游稀。
偏稱江湖景,不妨鷗鷺飛。
最憐為瑞處,南畝稻苗肥。
整日秋雨如絲飄散,我邊吟詩邊半掩著門觀看。秋聲在梧桐葉間作響,濕潤的氣息逼近書房。彎曲山澗承接泉水流去,高屋檐下燕子帶著雨歸來。寒蛩在旅舍墻壁悲啼,雜亂苔蘚讓漁磯濕滑。清爽之感想除去涼席,涼意襲來需換厚衣。誰在稀疏船篷里夢斷,荒徑上獨自游玩的人稀少。這秋雨最配江湖景色,不妨礙鷗鷺飛翔。最讓人憐惜它能成祥瑞的地方,是使南邊田野的稻苗長得肥壯。
竟日:整日。
扉:門。
書幃:書房。
曲澗:彎曲的山澗。
危簷:高屋檐。
寒蛩:深秋的蟋蟀。
幽簟:涼席。
熟衣:厚衣服。
南畝:南邊的田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秋季一個下雨的日子,詩人在居所中感受秋雨,看到秋景,聯想到秋雨對農田的益處,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秋雨之景及其帶來的影響。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清幽,生動展現了秋雨的多面。在文學上,以細膩筆觸描繪秋景,有一定藝術價值。
醉石眠花影,
吟廊步蘚紋。
春水綠平野,
夕陽半山紅。
一樽溪上別,
孤棹雨中行。
青兕斑麟列兩行,仙人彩筆染爐香。清都那有閑文字,劫運書成隸九皇。
一緉芒鞋四海忙,何如回首覓靈光。為言鹿苑無生訣,即是龍宮不死方。
紅英落盡青梅小。天涯何處無芳草。憑檻欲沾衣。王孫歸不歸。
問花花不語。望斷春歸處。獨抱影兒眠。相逢爾許難。
庭前嘉樹天然秀。傳家別業承堂構。燈火易黃昏。閑身課子孫。
奇書藏萬卷。試誦先芬遠。隔竹聽吟聲。數它雛鳳清。
屈曲莎堤引興長,
肯辭芒屨踏秋霜。
歸來已奏孤城角,
撩亂梅花落女墻。
茜紅衫子玉肌香
南國風流十八娘
若得青禽傳信早
不教鼙鼓動漁陽
聽琴曾到謝家池,轉眼秋光又入詩。
蕉色每添新雨后,桂香長送好風時。
喜延月影開簾久,貪對花容握管遲。
多少青山排闥入,快招松雪再題辭。
圣主憂勤致治平,
仁風惠澤被群生。
自然四海歸文德,
何用靈符號辟兵。
浮云忽散薊門天,
何處秋風不可憐。
手版東方車騎日,
錦囊名岳岱宗年。
澄清自許人猶望,
畫諾因知客最賢。
豈用路旁稱繡斧,
使君帷去更高褰。
連雞策士有陰謀,從楚微聞欲背周。
四郡從來為左翊,九夷何處著歐洲。
徙薪曲突君終諒,揖盜開門我定憂。
崇禮門前重回首,出城江水正悠悠。
時序自推遷,忽然驚歲暮。舉目見寒鴉,悲鳴如欲訴。
太陽慘不舒,同云四野布。朔風時北來,哀號滿庭戶。
翹首望陽春,陽春不我顧。居諸如隙駒,剝啄有定數。
況我世外人,浮云已如故。園有數株梅,結伴盡堪度。
虛室聞空香,
窗前落溪水。
相對兩忘言,
坐看山云起。
塞外留鑾蹕,長林帳殿幽。
乍看南火歷,已動北山秋。
露冷輕葵箑,花寒御綺裘。
重來欣勝賞,斯地即丹邱。
腳底江山不浪開,小樓占此是天裁。光流南極窗前枕,春滿東溟掌里杯。碧玉久亡今復見,白云朝出暮還來。梅花又報羅浮信,月上江門載影回。百尺空中天眼闊,三更月底夢詩成。安排枕幾還公睡,已有闌干信客憑。鄉里過從盧行者,海山或遇羨門生。當年碧玉無留賦,何處青云更擬陵。
休將斤斧向般揮,殺處誰知有活機。我且雙關聊自固,君無一眼漫相圍。只能暗里龜頭縮,怎識伊邊虎口危。莫向人前誇己會,降旗幾度送君歸。
部曲縱橫聽指揮,元來棋算即兵機。雙關似鐵吳堅壁,一著還魂漢解圍。中壘占形包兩陜,邊隅拓土卷三危。一枰未罷兵書至,戰退苻秦奏凱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