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如皋汪氏文園,綠凈園兩圖 菩薩蠻 其一 課子讀書堂
庭前嘉樹天然秀。傳家別業承堂構。燈火易黃昏。閑身課子孫。
奇書藏萬卷。試誦先芬遠。隔竹聽吟聲。數它雛鳳清。
庭前嘉樹天然秀。傳家別業承堂構。燈火易黃昏。閑身課子孫。
奇書藏萬卷。試誦先芬遠。隔竹聽吟聲。數它雛鳳清。
庭院前的美好樹木天生秀麗,傳承家族的別苑繼承著先輩的建筑。燈火下黃昏輕易降臨,賦閑之身教導子孫讀書。家中珍藏著萬卷奇書,試著誦讀祖先的美德更覺深遠。隔著竹林傳來吟誦之聲,數那雛鳳般的清越之音最為動人。
嘉樹:美好的樹木。
別業:別墅,指家族另置的宅院。
堂構:原指房屋的建造,此處引申為繼承祖先的家業與傳統。
課:教導、督促。
先芬:祖先的美德與功績。
雛鳳:幼鳳,比喻家族中優秀的后輩,化用李商隱“雛鳳清于老鳳聲”句意。
此詞為作者題詠如皋汪氏文園、綠凈園圖卷而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是見汪氏家族園林雅致、家學興盛,故以詞筆描繪其課子讀書的場景,彰顯家族文化傳承之美。
全詞通過庭院環境、藏書誦讀、隔竹聽吟等細節,展現汪氏家族書禮傳家的風貌,主旨在于贊揚其重視教育、延續家學的傳統,語言清新平實,富有生活氣息與文化意蘊。
堤樹枝條老更成,豈容他處夏陰清。東風不惜吹芳草,綠滿鵝兒燕子情。
信馬東湖上,趁浪花嬌鳥,來去如織。廢宅何王,問娉婷、舊市鎖塵無隙。路轉紅橋隔。尚暗想、盛時箏笛。自上藍、院改南平,難覓故家春色。古陌。殘紅剩碧。帶枯柳長堤,曾驟金勒。女樂余姿,便招魂再寫,紫簫煙冪。倦旅逢寒食。吊墜景、自排岑寂。更與翻、僭國春秋,削麟未得。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
盡道春多雨,傷摧花鳥空。不知春態度,尤在綠蔭中。
倭纈簾垂柳外樓,靚妝微露玉搔頭。承平氣象應如此,憶殺金明水殿游。
璇宮罷夜織。弄玉催停驂鳳翼。歸去鐘陵舊宅。算唐韻四聲,曾傭仙筆。瑤臺弟一。問繡襦、甲帳誰識。陪清課,疊箋試墨,此福最消得。予亦。救貧無策。嘆紙貴、研斗價失。絲闌愁與共擘。脈望何功,字枉三食。賦情空自惜。況亂久、漂蘦鈿尺。雙飛遠,江山如夢,坐對兩悽惻。
非是天慳一日晴,晦明多態屬詩人。云翻畫樣烘濛墨,波捲紋頭起突銀。
斷魂直。歸訪芝崦瘦碧。游仙事、空想寓言,石老梅枯照顏色。青山換故國。爭識。鑾坡舊客。江湖夢,尋鶩伴漚,晞發陽阿涕盈尺。詞篇半塵跡。嘆絞斂斜衾,香燼瑤席。鵂啼鵑語催寒食。嗟夙世蘭锜,寓公吳苑,流風余韻話置驛。問天吊窮北。心惻。素懷積。念石帚云薶,花外音寂。華嚴轉眼悲何極。怕鶴帳新鬼,告哀鄰笛。滄洲殘畫,剩蠹紙,淚尚滴。
剝剝剝,里面有蟲外面啄。多少茫茫瞌睡人,頂后一錐猶未覺。若不覺,更聽山僧剝剝剝。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清明才過雨連風,著色湖山便面中。草上踏青人自出,艤船無地不飛紅。
曙雪蒼蒼兼曙云,朔風煙雁不堪聞。貧交此別無他贈,唯有青山遠送君。
兩公待我以國士,是時公亦同在門。今日江頭看使節,令人淚濕漢江云。
冷吟直。愁寫分山斷碧。皋橋上、重賦五噫,佚老無歸怨春色。微箕尚遜國。安識。青蠅吊客。巫陽下,招取散魂,雙闕岧峣去天尺。孤云蕩無跡。算幾輩詞仙,漚鶩分席。西山薇苦誰能食。尋一臥江介,夢回青瑣,沈沈梅訊斷雁驛。送窮誓投北。休惻。半塵積。嘆鶴化天寥,琴碎音寂。流波雅引哀何極。定月夜仙掌,自吹殘笛。精靈如在,漫笑我,借淚滴。
漫天皆白,雪里行軍情更迫。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此行何處?贛江風雪迷漫處。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