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燕喜次韻
湟川山水舊傳名,暇日來游燕喜亭。
細捫蘿藤尋古剎,徐穿巖洞覓仙靈。
臥龍故址云常白,夢得遺墟草漫青。
千載風流人不見,惟聞山下水泠泠。
湟川山水舊傳名,暇日來游燕喜亭。
細捫蘿藤尋古剎,徐穿巖洞覓仙靈。
臥龍故址云常白,夢得遺墟草漫青。
千載風流人不見,惟聞山下水泠泠。
湟川的山水早就聞名遐邇,閑暇之時我來游覽燕喜亭。我輕輕撫摸著蘿藤去尋找古老的寺廟,慢慢地穿過巖洞去尋覓仙人的蹤跡。臥龍的故址上常常云霧潔白,劉禹錫的遺跡旁青草肆意生長。千年的風流人物已不見蹤影,只聽見山下溪水潺潺流淌。
湟川:河流名。
燕喜亭:亭名。
捫:撫摸。
古剎:古老的寺廟。
仙靈:仙人。
臥龍:可能指當地與龍有關的傳說之地。
夢得:劉禹錫,字夢得。
遺墟:遺跡。
泠泠:形容水流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閑暇時游覽湟川燕喜亭,當地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劉禹錫等名人曾在此留下足跡,詩人觸景生情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游覽湟川燕喜亭,抒發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觀與歷史人文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游覽古跡時的常見情感表達。
南海歸來請會稽,錦衣新過浙江西。
暫違香案蓬萊小,久擅詩名太華低。
花影欲重公事退,鳥聲初鬧吏衙齊。
云衢已怪朝天晚,乘興無因訪剡溪。
久從林下游,頗識林下趣。
縱渠綠陰繁,不礙清風度。
閑來石上眠,落葉不知數。
一鳥忽飛來,啼破幽寂處。
虛閣勢崢嶸,高陵涿鹿城。前瞻青巀嶭,下闞碧澄泓。
弊宇隨時去,雕甍不日成。佳蓮供夏景,喬木送秋聲。
乳鷺欣雙入,北鴻想萬程。風生舜弦古,月射庾樓清。
隠隠分行客,憧憧憫細氓。憑高愁自失,懷遠恨難平。
賞縱棋兼酒,吟羞石對瑛。炎蒸登覽者,方愛此嘉名。
凌晨寒日弄輝輝,我旆東來子旆西。
對此銷魂兩無語,恨初相遇一何稽。
梅花可惜空隨驛,鷗鳥多應不下溪。
猶有往來魚與雁,好將詩什當書題。
明星耿耿出天東,結束籃輿伴我公。
藹藹梅香侵曉陌,斑斑旗腳轉春風。
勝游此日塵埃外,回首它年夢寐中。
絕景小詩難壯觀,當看醉筆吐長虹。
春遠下樓遲,城高背落暉。
鹡鸰經歲別,鴻雁幾時歸。
柳闊行人盡,花殘驛使稀。
濠州在云下,深欲伴歸飛。
造化從他密密移,聰明非復似前時。
暫披金甲為儒將,曾燕珠宮對玉巵。
一日看回花恨疾,三年生就葉嫌遲。
慇懃為訪春消息,頼有羹梅探得知。
密坐研窮省細微,到頭須是自忘機。
應無祖佛能超越,豈有冤親更順違。
歷歷孤明猶認影,巍巍獨步尚披衣。
翻嗟會得昭靈者,也道尋師得旨歸。
交游盡四海,厚我乃無幾。劉侯軀七尺,堂堂信英偉。
中剛冷如鐵,萬事肯料理。相逢傾蓋余,眷眷極終始。
東南久徹警,將領用儒士。三年湖山游,屢得陪屐齒。
長謠傲云壑,草木俱披靡。詞鋒剉萬象,搜索泣山鬼。
珠璣溢錦囊,所得真富矣。軒冕本儻來,功名徒爾耳。
一廛聞已卜,視此猶脫屣。歲晚匡廬山,高棲踵前軌。
水邊花霧曉氤氳,春入西湖兩岸深。
冶葉倡條他自媚,朽株枯木我何心。
秋千索轉朱樓角,博塞聲喧碧柳陰。
年少故人方感慨,未應從俗強浮沉。
少年讀書破萬卷,河朔聲名壓諸彥。
詞場百戰功不成,晚得青衫非所愿。
白頭況有北堂親,斗祿強須甘冗賤。
三年一尉泰山下,簿領區區事弓箭。
追窮寇盜走山谷,肯為風霜辭怯懦。
要功冀賞本無心,脫去僅能逃所譴。
草枯蓬斷歲將徂,結束行裝抵京縣。
達官貴吏急賢材,一鶚君須預論薦。
投竿舍筑去作相,邂逅風云一朝變。
造物于人自有時,未足為君生忿怨。
吟魂散何處,舊居荒可嗟。
江山間白日,圖籍落誰家。
野燒寒煨?,春風暖自花。
詩名蟠不得,埋沒任桑麻。
漏逐晨鐘盡,舟隨暮壑移。
文歸大家傳,行在小星詩。
珠珮臨江失,金丹渡海遲。
侍郎頭已白,兒慕不勝悲。
鹓鷺朝來又集西,聯鑣初卸錦障泥。
奪袍況有詩先捷,倒玉何妨酒屢攜。
詔下競看花作判,賦成曾借柳為題。
衣冠異日傳圖畫,惟有三家盛事齊。
云本山家物,庵茅相就居。
竹扉閑自掩,煙凍冷無余。
嶺上來還去,風前卷復舒。
禪僧卻應笑,擾擾竟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