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越書呈杭州熊侍郎
鑒湖清泚對胥山,
兩地相望一水間。
共佩天涯太守印,
猶聯丹陛侍臣班。
君方白傅才何愧,
我比微之思苦慳。
莫把舊詩猶見詫,
繁雄未必勝清閑。
鑒湖清泚對胥山,
兩地相望一水間。
共佩天涯太守印,
猶聯丹陛侍臣班。
君方白傅才何愧,
我比微之思苦慳。
莫把舊詩猶見詫,
繁雄未必勝清閑。
清澈的鑒湖與胥山遙遙相對,兩地僅隔一條江水彼此相望。我們一同佩戴著天涯太守的官印,還曾在丹陛之下同列侍臣班次。您堪比白傅(白居易)的才學毫無愧色,我若比微之(元稹)則思緒實在貧乏。不要總拿舊作來相互夸耀,繁華熱鬧未必勝過清閑自在。
鑒湖:即鏡湖,在今浙江紹興,唐時湖面廣闊。
胥山:指杭州吳山,因春秋時伍子胥而得名。
白傅:指唐代詩人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后官至太子少傅。
微之:唐代詩人元稹的字,與白居易并稱“元白”。
詫(chà):夸耀,炫耀。
繁雄:指繁華熱鬧、事務繁重之地。
此詩為作者赴任越州(今紹興)途中寫給杭州熊侍郎的贈詩。二人曾同朝為臣,后分任杭、越兩地太守,詩中通過地理、官職的關聯,傳遞同僚間的交誼與對生活狀態的思考。
全詩以杭越兩地山水起興,由地理聯結引出仕途淵源,借“白傅”“微之”典故互贊才學,末以“繁雄未必勝清閑”收束,既體現文人雅趣,又暗含對淡泊心境的推崇,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
嵩山凡幾層,不畏登不得,只畏不得登。
三度征兵馬,傍道打騰騰。
可憐圣善寺,身著綠毛衣。
牽來河里飲,蹋殺鯉魚兒。
評事不讀律,博士不尋章。
糊心宣撫使,瞇目圣神皇。
高昌兵馬如霜雪,
漢家兵馬如日月。
日月照霜雪。
回首自消滅。
楊柳楊柳漫頭駝。
不怕上蘭單,惟愁答辨難。
無錢求案典,生死任都官。
山南烏鵲窠,
山北金駱駝。
鐮柯不鑿孔,
斧子不施柯。
豆入牛口,勢不得久。
新禾不入箱,新麥不入場。
迨及八九月,狗吠空垣墻。
洮河李阿婆,
鄯州王伯母。
見賊不敢斗,
總由曹新婦。
黃fd犢子挽纼斷,
兩腳蹋地鞋bV斷。
可憐安樂寺,
了了樹頭懸。
生兒不用識文字。
斗雞走馬勝讀書。
賈家小兒年十三,
父死長安千里外,
差夫治道挽喪車。
岑愔獠子后,
崔湜令公孫。
三人相比校,
莫賀咄骨渾。
欲得米麥賤,無過追李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