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童謠
嵩山凡幾層,不畏登不得,只畏不得登。
三度征兵馬,傍道打騰騰。
嵩山凡幾層,不畏登不得,只畏不得登。
三度征兵馬,傍道打騰騰。
嵩山啊到底有多少層,不怕攀登不上去,只怕沒有機會去攀登。三次征兵打仗,路邊的人都嚇得膽戰(zhàn)心驚。
凡:總共,一共。
征兵馬:征兵打仗。
打騰騰:形容驚恐顫抖的樣子。
此童謠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但從內容推測,應是處于頻繁征兵打仗的動蕩時期。當時社會不安,百姓深受戰(zhàn)爭之苦,這首童謠正是他們心聲的體現(xiàn)。
這首童謠主旨是反映百姓對戰(zhàn)爭的恐懼。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它從側面展現(xiàn)了當時社會的動蕩不安,在文學史上是反映民間疾苦的生動例證。
幾年成懶散,一榻了慵迂。詩酒心猶在,功名夢亦無。雨來催覓句,鳥去勸提壺。靜里那須此,應憐客意孤。
幾多白白與紅紅,爭似淮山小桂叢。簿領沈迷春又過,枉教二十四番風。
包羞羊借皋比蓋,飾貌狙將袞服披。妾去綠衣裳以曲,佗乘黃屋髻猶椎。方開元際唐風盛,自建安來漢道衰。舉世紛紛學姚賈,老夫持此欲安之。
吏民兩兩議公癡,簿領空勤笑語稀。元亮有詩新止酒,休文多病不勝衣。飛塵懶拂孤三絕,止水初澄悟百非。窗度涼飔殘午夢,閑聽喜鵲啅斜暉。
蘿徑沖云入,松房聽雨眠。佛幡搖殿吹,野火照蠻煙。院靜那成夢,形勞不近禪。閭閻茍無補,空使負林泉。
明珠空照乘,寶劍自凌云。此物能祛毒,因之持贈君。
長安甲第近何如,卻笑承明厭舊廬。小隱漫求三畝宅,芳鄰真擬萬金居??蛠韰窍露嗔糸?,官滯周南且著書。老我荊溪空問舍,過從今已十年馀。
偶向江頭別釣磯,等閑經歲與心違。虛教六尺受辛苦,枉把一身憂是非。青桂本來無欠負,碧霄何處有因依?春風不用相催促,回避花時也解歸。
憲臺佳勝占湖山,湖上新亭白晝閒。風送荷香來幾席,日移竹影上闌干。金塘水滿魚爭躍,碧嶂云收鳥自還。好景無邊渾負卻,何時同倚畫屏看。平湖萬頃倒銜山,山對湖亭白日閒。長有好風清自起,總無塵土暗相干。檐前荷動知魚戲,鏡里云開見鳥還。獨憶愛蓮周茂叔,化機須向靜中看。小結湖亭面碧山,山光水色共閒閒。平連西塞波千頃,斜上東山日兩竿。欄外靜看鷗鳥浴,沙頭長見釣舟還。高人安得王摩詰,盡寫風光入畫看。近愛平湖遠愛山,雙清收入小亭閒。云容水態(tài)皆堪賞,俗氣紅塵總不干。日靜坐聞黃鳥囀,煙明遙見白鷗還。情知風月無邊景,頻倚雕闌自在看。
小海停歌山罷舞,芙蓉獵獵鯉魚風。璇臺戰(zhàn)鼓驚朱鷺,瑤席新香割綠熊。魂魄黯依秦鳳輦,圣明終屬晉鮫宮。景陽樓下胭脂水,神岳秋毫事不同。
忻悲淚濕巾,憶昔枉精神。今朝聞道矣,夕死也甘心。
從來唐治數(shù)開元,百辟誰知產亂原。惟有曲江金鑒在,從昆能不效忠言。
秋柳。秋柳。白下蛾眉怨否。吳霜欲下還遲。不點潘郎鬢絲。絲鬢。絲鬢。獨自倚樓看鏡。
孤山春欲半,猶及見梅花。笑踏王孫草,言尋處士家。塵心瑩水鏡,野服映山霞。巖壑長如此,榮名豈足夸。碧水年年色,幽人復此游。不因同所好,那得獨相求。山鳥矜春語,湖煙淡夕流。思君忽自笑,信矣一生浮。
薄暝寒風驟,孤帆江上行。夕陽云忽漏,放出一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