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鶴亭韻
同志兼同病,相過又一回。
雨中佳客至,庭畔好花開。
休話黍離恨,自珍樗散材。
除非閒淡友,誰肯款門來!
同志兼同病,相過又一回。
雨中佳客至,庭畔好花開。
休話黍離恨,自珍樗散材。
除非閒淡友,誰肯款門來!
既是志同道合之人又同有一樣的遭遇,你又一次來看望我。雨中貴客到來,庭院邊正好有花兒開放。不要再說那些家國興亡的憾恨了,還是好好珍視我這無用之身吧。除了像你這樣清閑淡泊的朋友,誰會敲門來看望我呢!
同志:志同道合的人。
同病:遭遇相同。
相過:來訪。
黍離恨:《詩經·王風·黍離》表達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這里指家國興亡的憾恨。
樗散材:樗樹材質疏松,不能做器具,比喻無用之材,這里是作者自謙。
款門:敲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黍離恨”推測,可能創作于朝代更迭或社會動蕩時期,詩人與友人都經歷了一些變故,處于一種感慨無奈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情誼及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與用典結合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的心境。
先生本是談天口,云夢胸中吞八九。
一丘一壑未忘情,得之于心應之手。
分裂玄圃翻瀟湘,鬼神夜泣蛟龍藏。
興來八極眇揮灑,陵奪萬象歸微茫。
十日一水五日石,千年王宰今相識。
已知相識意相親,異時直恐空相憶。
跨鯨挾矢滄海游,袖無赑屭無乃羞。
促迫能事吾豈敢,激昂浩興君應酬。
崩崖壓床浪翻屋,咫尺端將萬里蹙。
我生有意水石間,枕潄須君一屏足。
吾友黃升卿,乃是天下士。
阿翁苦硬節,御坐留諫紙。
辛勤教其子,不但為科第。
一官法曹掾,整整老胥忌。
吾行桂嶺南,所得但吾子。
愿渠自愛惜,窮達初不計。
功名儻來耳,期子以千歲。
六月苦炎蒸,山居晝方永。
泠然南風至,蕭散荷氣騁。
蜩鳴綠樹陰,魚躍橫塘凈。
高蔓展修條,幽篁茁陰穎。
良時倏回改,白發益蔽領。
雖無簪組累,要有貧賤?。
故交何寥闊,畫戟光烱烱。
滄洲期未遠,歲晏心獨耿。
誰同茲寂寞,歛退自幽屏。
向夕牛羊下,過翮急似逞。
默默掩荊扉,明蟾在東嶺。
我家江南同野老,自紡落毛采蘋藻。清風滿袖讀離騷,半畝幽畦種香草。
門前流水鳴濺濺,日暮歸來自刺船。遙山數疊作媚嫵,落日斷霞明晚川。
雨余汀草漲新綠,紅衣濕盡鴛鴦浴。采蓮女兒何處來,唱我春風湖上曲。
甕頭酒熟方新??,白魚如銀初上鉤。呼兒洗杓醉明月,酒酣更作商聲謳。
自從相見白云間,離別嘗多會聚難。
兩度逢迎當汝水,數年隔闊是曹山。
客來濯足旁僧怪,病不烹茶侍者閑。
不是故人尋舊隠,只應終日閉禪關。
入門認溪碧,循流識深源。
念我昔此來,及今七寒暄。
人事幾更變,寒花故猶存。
堂堂武夷翁,道義世所尊。
永袖霖雨手,琴書賁丘園。
當時經行地,尚想語笑溫。
愛此亭下水,固若玻璃盆。
晴看浪花涌,靜見潛鱗翻。
朝昏遞日月,俯仰鑒乾坤。
因之發深感,倚檻更忘言。
我有家山與茂林,閉門肯復事幽尋。
偶來千古云巖寺,洗盡三生宦海心。
竹綆不停泉溜響,苔花難掩劍痕深。
秋晴借得重陽意,領客登高共醉吟。
南州冬多溫,一雪已可貴。今年臘三白,故足蘇品匯。
朝來并危欄,舉酒聊自慰。翩翩著客衣,漠漠亂云氣。
珪璧滿天地,造物初不費。更邀二三友,晤賞見風味。
燭至仆尚更,酒苦飲亦既。仍遣探梅花,已折南枝未。
古縣依山住,肩輿帶雨來。
閭閻無地著,巖壑有天開。
野驛編青竹,公庭砌碧苔。
傳聞長官好,小泊亦佳哉。
平生交游中,此士故耐久。不折為米腰,頗袖斲輪手。
卜居并東郭,草草宮一畝。日課種樹書,箋題徧窗牖。
花草當姬妾,松竹是朋友。上堂娛偏親,家飯隨野蔌。
客至即舉詩,興來亦沽酒。清溪遶屋角,高木老未朽。
翻翻荷見背,戢戢魚駢首。幽觀天所藏,勝踐我獨后。
不因南軒君,茲游幾時有。為君便買鄰,溪南好岡阜。
我喜君亦狂,呼兒挈尊卣。一灑塵埃胸,快若苗去莠。
夜涼佳月出,人影散箕斗。恨我當先歸,君能小留否。
夜橫霜竹夢游仙,曉到余干月滿川。
山遶樓臺欲無地,水環洲渚更連天。
明霞一抹朱弦直,芳草分垂綠綬鮮。
卻憶洞庭張樂地,石鐘浮磬定同編。
雪雪,明明漏泄。
枯木開花,虛空迸裂。
無位真人徹骨寒,燈籠露柱眉毛結。
忽然晴,沒可說,齊賀豐年好時節。
白玉樓臺近廣寒,冷侵銀海眩光翻。
只應天上梨花老,聊作人間柳絮繁。
慶卜有年先一白,喜隨寬令到千門。
使君浩興憐詩酒,雋飲誰供五石尊。
吳郎薄軒冕,市隠室垂罄。
兒孫忽成行,乘除乃天定。
我女才三歲,此事當退聽。
賸欲便款門,積雨道苦濘。
窮冬溯荊江,風急波濤怒。張君一葉舟,追逐任掀舞。
時從古岸邊,頗得班荊語。君家岷山下,須眉挾風雨。
萬里垂橐歸,問君自何苦。兩兒才過膝,秀色隠眉宇。
昨者試省中,旁觀正如堵。誦書聲瑯瑯,亦復記訓詁。
呼前與酬答,進止良應矩。我為三咨嗟,每見必摩拊。
祝君須愛惜,事業貴有序。美質在陶冶,如器無苦窳。
道遠方愁予,速成戒自古。可使利欲風,居然熏肺腑。
良心人所同,愛敬發端緒。岷江本一勺,東流貫吳楚。
但當養其源,日進自莫御。君歸閉門思,予言或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