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宋興寺東巖
幾年不到東巖下,
舊住僧亡屋亦無。
寒日蕭條何物在,
朽松經燒石池枯。
幾年不到東巖下,
舊住僧亡屋亦無。
寒日蕭條何物在,
朽松經燒石池枯。
幾年沒有到東巖之下,從前在此居住的僧人已經離世,屋子也沒了。寒冷的日子里一片蕭條,還有什么留存著呢?只有被火燒過的枯松和干涸的石池。
宋興寺:一座寺廟名。
東巖:宋興寺東邊的山巖。
舊住僧:曾經居住在這里的僧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故地重游,看到宋興寺東巖曾經的景象已不復存在,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較為動蕩,寺廟也受到影響走向衰敗。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時光與人事的變化。其突出特點是通過今昔對比營造出強烈的滄桑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以其質樸的情感和簡潔的表達展現出獨特魅力。
故臺蒼頡里,新邑紫泉居。
歲在開金寺,時來降玉輿。
龍形雖近剎,鳥跡尚留書。
竹是蒸青外,池仍點墨余。
天文光圣草,寶思合真如。
謬奉千齡日,欣陪十地初。
函谷雙崤右,伊川二陜東。
仙舟窅將隔,芳斝暫云同。
朋席余歡盡,文房舊侶空。
他鄉千里月,岐路九秋風。
背櫪嘶班馬,分洲叫斷鴻。
別后青山外,相望白云中。
玉塞邊烽舉,金壇廟略申。
羽書資銳筆,戎幕引英賓。
劍動三軍氣,衣飄萬里塵。
琴尊留別賞,風景惜離晨。
笛梅含晚吹,營柳帶余春。
希君勒石返,歌舞入城闉。
南洛師臣契,東巖王佐居。
幽情遺紱冕,宸眷屬樵漁。
制下峒山蹕,恩回灞水輿。
松門駐旌蓋,薜幄引簪裾。
石磴平黃陸,煙樓半紫虛。
云霞仙路近,琴酒俗塵疏。
喬木千齡外,懸泉百丈余。
崖深經煉藥,穴古舊藏書。
樹宿摶風鳥,池潛縱壑魚。
寧知天子貴,尚憶武侯廬。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二八泉扉掩,帷屏寵愛空。
淚痕宵夜燭,愁緒亂春風。
巧笑人疑在,新妝曲未終。
應憐脂粉氣,留著舞衣中。
北斗掛城邊,南山倚殿前。
云標金闕迥,樹杪玉堂懸。
半嶺通佳氣,中峰繞瑞煙。
小臣持獻壽,長此戴堯天。
蟋蟀期歸晚,茱萸節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興要長壽,卑棲隔近臣。
龍沙即此地,舊俗坐為鄰。
六位乾坤動,三微歷數遷。謳歌移火德,圖讖在金天。子月開階統,房星受命年。禎符龍馬出,寶箓鳳凰傳。
地即交風雨,都仍卜澗瀍。明堂唯御極,清廟乃尊先。不宰神功運,無為大象懸。八荒平物土,四海接人煙。
已屬群生泰,猶言至道偏。璽書傍問俗,旌節近推賢。秩比司空位,官臨御史員。雄詞執刀筆,直諫罷樓船。
國有大臣器,朝加小會筵。將行備禮樂,送別仰神仙。城闕周京轉,關河陜服連。稍觀汾水曲,俄指絳臺前。
姑射聊長望,平陽遂宛然。舜耕余草木,禹鑿舊山川。昔出諸侯上,無何霸業全。中軍歸戰敵,外府絕兵權。
隱隱帝鄉遠,瞻瞻肅命虔。西河偃風俗,東壁掛星躔。井邑枌榆社,陵園松柏田。榮光晴掩代,佳氣曉侵燕。
雨霈鴻私滌,風行睿旨宣。煢嫠訪疾苦,屠釣采貞堅。人樂逢刑措,時康洽賞延。賜逾秦氏級,恩倍漢家錢。
擁傳咸翹首,稱觴競比肩。拜迎彌道路,舞詠溢郊鄽。殺氣西衡白,窮陰北暝玄。飛霜遙渡海,殘月迥臨邊。
緬邈朝廷問,周流朔塞旋。興來探馬策,俊發抱龍泉。學總八千卷,文傾三百篇。澄清得使者,作頌有人焉。
莫以崇班閡,而云勝托捐。偉材何磊落,陋質幾翩翾。江海寧為讓,巴渝轉自牽。一聞歌圣道,助曲荷陶甄。
帝坐蓬萊殿,恩追社稷臣。
長安遙向日,宗伯正乘春。
相宅開基地,傾都送別人。
行舟縈淥水,列戟滿紅塵。
酒助歡娛洽,風催景氣新。
此時光乃命,誰為惜無津。
君王行出將,書記遠從征。
祖帳連河闕,軍麾動洛城。
旌旃朝朔氣,笳吹夜邊聲。
坐覺煙塵掃,秋風古北平。
北地春光晚,邊城氣候寒。
往來花不發,新舊雪仍殘。
水作琴中聽,山疑畫里看。
自驚牽遠役,艱險促征鞍。
今年游寓獨游秦,愁思看春不當春。
上林苑里花徒發,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戚里生昌胤,天杯宴重臣。
畫樓初滿月,香殿早迎春。
睿作堯君寶,孫謀梁國珍。
明朝元會日,萬壽樂章陳。
心是傷歸望,春歸異往年。
河山鑒魏闕,桑梓憶秦川。
花雜芳園鳥,風和綠野煙。
更懷歡賞地,車馬婁橋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