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三茅道友
塵事何年解客嘲,十年容易到三茅。
長思碧洞云窗下,
杏壇仙侶應相笑,只為浮名未肯拋。
塵事何年解客嘲,十年容易到三茅。
長思碧洞云窗下,
杏壇仙侶應相笑,只為浮名未肯拋。
塵世之事何時能消除他人的嘲笑呢,十年時光一晃就到了三茅之地。我常常想念那碧洞云窗之下的日子,杏壇的仙友們應該會相視而笑,只是因為我還不肯拋下浮名。
解客嘲:消除他人的嘲笑。
三茅:指三茅山,道教名山。
碧洞云窗:指清幽的道觀環境。
杏壇:此處借指仙友相聚之地。
浮名:虛名。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塵世奔波多年,為浮名所困,在某個時間來到三茅之地,回憶起往昔與仙友相處的時光,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超脫塵世的向往和對自身為浮名所累的反思。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和想象增強了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精神追求的思考。
世間億萬人,面孔不相似。
借問何因緣,致令遣如此。
各執一般見,互說非兼是。
但自修己身,不要言他已。
高高峰頂上,四顧極無邊。
獨坐無人知,孤月照寒泉。
泉中且無月,月自在青天。
吟此一曲歌,歌終不是禪。
笑我田舍兒,頭頰底縶澀。
巾子未曾高,腰帶長時急。
非是不及時,無錢趂不及。
一日有錢財,浮圖頂上立。
我見出家人,不入出家學。
欲知真出家,心凈無繩索。
澄澄孤玄妙,如如無倚托。
三界任縱橫,四生不可泊。
無為無事人,逍遙實快樂。
極目兮長望,白云四茫茫。
鴟鵶飽腲腇,鸞鳳饑徬徨。
駿馬放石磧,蹇驢能至堂。
天高不可問,鷦??在滄浪。
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巖棲息離煩緣。
泯時萬象無痕跡,舒處周流徧大千。
光影騰輝照心地,無有一法當現前。
方知摩尼一顆珠,解用無方處處圓。
寄語食肉漢,食時無逗遛。
今生過去種,未來今日修。
只取今日美,不畏來生憂。
老鼠入飯甕,雖飽難出頭。
嗟見多知漢,終日枉用心。
岐路逞嘍啰,欺謾一切人。
唯作地獄滓,不修來世因。
忽爾無常到,定知亂紛紛。
止宿鴛鴦鳥,一雄兼一雌。
銜花相共食,刷羽每相隨。
戲入煙霄里,宿歸沙岸湄。
自憐生處樂,不奪鳳皇池。
之字何惶惶,卜居須自審。
南方瘴癘多,北地風霜甚。
荒陬不可居,毒川難可飲。
魂兮歸去來,食我家園葚。
各有天真佛,號之為寶王。
珠光日夜照,玄妙卒難量。
盲人常兀兀,那肯怕災殃。
唯貪淫泆業,此輩實堪傷。
生死元有命,富貴本由天。
此是古人語,吾今非謬傳。
聰明好短命,癡??卻長年。
鈍物豐財寶,醒醒漢無錢。
男女為婚嫁,俗務是常儀。
自量其事力,何用廣張施。
取債夸人我,論情入骨癡。
殺他雞犬命,身死墮阿鼻。
有個王秀才,笑我詩多失。
云不識蜂腰,仍不會鶴膝。
平側不解壓,凡言取次出。
我笑你作詩,如盲徒詠日。
昨到云霞觀,忽見仙尊士。星冠月帔橫,盡云居山水。
余問神仙術,云道若為比。謂言靈無上,妙藥心神秘。
守死待鶴來,皆道乘魚去。余乃返窮之,推尋勿道理。
但看箭射空,須臾還墜地。饒你得仙人,恰似守尸鬼。
心月自精明,萬象何能比。欲知仙丹術,身內元神是。
莫學黃巾公,握愚自守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