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遇雨
夾路輕風撼柳條,
雨侵春態動無憀。
采香陌上誰家女,
濕損釵頭翡翠翹。
夾路輕風撼柳條,
雨侵春態動無憀。
采香陌上誰家女,
濕損釵頭翡翠翹。
道路兩旁輕柔的風搖動著柳條,春雨侵襲春天的景象,讓人百無聊賴。采香小路上不知誰家的女子,頭上翡翠發翹被雨水打濕損壞。
夾路:道路兩旁。
撼:搖動。
無憀:百無聊賴。
采香陌:采香的小路。
翡翠翹:翡翠制作的發飾,形狀像鳥尾上的長羽。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春景和采香女的場景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春日出行之時,詩人在雨中漫步,看到這些景象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春雨中的春景和采香女,特點是畫面感強,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感受。
秋天聞好鳥,驚起出簾帷。卻念殊方月,能鳴巳后時。
遷喬誠可早,出谷此何遲。顧影慚無對,懷群空所思。
凄涼歲欲晚,蕭索燕將辭。留聽未終曲,彌令心獨悲。
高飛憑力致,巧囀任天姿。返覆知而靜,間關斷若遺。
花繁上林路,霜落汝川湄。且長凌風翮,乘春自有期。
汝潁俱宿好,往來托層巒。
終日何寂寞,繞籬生蕙蘭。
四年不相見,相見復何為。
握手言未畢,卻令傷別離。
升堂還駐馬,酌醴便呼兒。
語嘿自相對,安用傍人知。
自得中峰住,深林亦閉關。
經秋無客到,入夜有僧還。
暗澗泉聲小,荒岡樹影閑。
高窗不可望,星月滿空山。
吳王承國寵,列第禁城東。
連夜征詞客,當春試舞童。
砌分池水岸,窗度竹林風。
更待西園月,金尊樂未終。
不知疊嶂夜來雨,清曉石楠花亂流。
舊居東皋上,左右俯荒村。
樵路前傍嶺,田家遙對門。
歡娛始披拂,愜意在郊原。
余霽蕩川霧,新秋仍晝昏。
攀條憩林麓,引水開泉源。
稼穡豈云倦,桑麻今正繁。
方求靜者賞,偶與潛夫論。
雞黍何必具,吾心知道尊。
相知有叔卿,訟簡夜彌清。
旅泊倦愁臥,堂空聞曙更。
風簾搖燭影,秋雨帶蟲聲。
歸思那堪說,悠悠限洛城。
別怨
秋船倚渡頭。
相看尚不遠,
未可即回舟。
前路入鄭郊,尚經百余里。
馬煩時欲歇,客歸程未已。
落日桑柘陰,遙村煙火起。
西還不遑宿,中夜渡涇水。
失路農為業,移家到汝墳。
獨愁常廢卷,多病久離群。
鳥雀垂窗柳,虹霓出澗云。
山中無外事,樵唱有時聞。
滄江一身客,獻賦空十年。
明主豈能好,今人誰舉賢。
國門稅征駕,旅食謀歸旋。
皦日媚春水,綠蘋香客船。
無媒既不達,予亦思歸田。
才入維揚郡,鄉關此路遙。
林藏初過雨,風退欲歸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礙浦橋。
客衣今日薄,寒氣近來饒。
楚山不可極,歸路但蕭條。
海色晴看雨,江聲夜聽潮。
劍留南斗近,書寄北風遙。
為報空潭橘,無媒寄洛橋。
路向榮川谷,晴來望盡通。
細煙生水上,圓月在舟中。
岸勢迷行客,秋聲亂草蟲。
旅懷勞自慰,淅淅有涼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