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屐
好踏長橋與短橋,一雙高著雨瀟瀟。
黏來紅杏痕猶濕,印遍青苔暈未消。
謝傅成功忙欲折,阮孚有癖喜相邀。
幾回乘興尋良友,不畏污泥十里遙。
好踏長橋與短橋,一雙高著雨瀟瀟。
黏來紅杏痕猶濕,印遍青苔暈未消。
謝傅成功忙欲折,阮孚有癖喜相邀。
幾回乘興尋良友,不畏污泥十里遙。
這雙雨屐適合踏過長橋和短橋,在瀟瀟雨中高高地穿著它。它黏上紅杏花留下的痕跡還帶著濕潤,在青苔上印下的痕跡暈染還未消散。就像謝安成功后忙想折屐,阮孚有喜愛木屐的癖好會歡喜相邀。好幾次我乘興去尋訪好友,絲毫不畏懼十里遠的泥濘道路。
謝傅:指謝安,東晉政治家、名士,淝水之戰獲勝后,他強裝鎮定,但回內室時,因內心極度興奮,過門檻時把木屐齒都折斷了。
阮孚:東晉時期官員、書法家,性好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雨天,詩人穿著雨屐出行訪友,由此獲得靈感而作。當時詩人或許生活閑適,有好友相伴,故而能有如此乘興訪友的雅事。
這首詩以雨屐為主題,主旨在于展現詩人的生活情趣和灑脫性情。其突出特點是巧妙運用典故,增添文化底蘊,語言清新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生活細微事物的關注和詩意表達。
云曳香綿彩柱高。絳旗風飐出花梢。一梭紅帶往來拋。
束素美人羞不打,卻嫌裙慢褪纖腰。日斜深院影空搖。
落日西風原上好,笛聲誰奏伊涼。緩尋山徑掇幽芳。
平生真自許,江海老潛郎。
最愛杯中浮蟻鬧,鵝兒破殼嬌黃。使君醉里是家鄉。
更追修禊帖,一詠一傳觴。
金斗香生繞畫簾。細風時拂兩眉尖。繡床針線幾曾添。
數點落花春寂寂,一庭芳草雨纖纖。不須春病也懨懨。
貢公鐵面秉丹衷,
彈劾權閹死亦雄。
祠立黌宮偕繆李,
芳名理合號三忠。
點鐵成金有化工,
敢將小技薄雕蟲。
當時曾感孤寒泣,
一念憐才出至公。
客里送行,蕭統樓頭,且盡一杯。正節近清明,柳絲漸長,時逢上巳,燕子將來。兄往淮陰,弟游河北,兩地翻飛立馬催。斜陽外,見各天鴻雁,顧影徘徊。
市樓轟飲如雷。笑我輩豈常貧賤哉。奈花號將離,爾心欲碎,地名蕪苑,我賦偏哀。此去睢陽,也知經過古吹臺。還應問,有兔園上客,狗肆奇才。
大火流西陸,涼云起北州。蒼茫易水暮,蕭瑟薊門秋。野外鷹初擊,梁間燕不留。如何芳歲晏,嘆息此行游。
邊地涼風蚤,蕭蕭吹眾芳。白云來薊苑,秋色過遼陽。思發清商引,愁含明月光。離心對搖落,為寄雁南翔。
草木知秋到,江湖見雁來。
蒹葭橫白露,泉石長蒼苔。
讀史心千古,談兵酒百杯。
圣朝求治急,誰作賈生哀。
冠蓋紛紛塞九衢,
聲名相軋在前呼。
獨君都不將為事,
始信人間有丈夫。
冥冥洞壑青,
漠漠山煙紫。
仙人駟蒼虬,
忽向神霄起。
西望寬平倦眼開,風收云翳掃煙埃。
誰能白日捲簾坐,盡看青山排闥來。
合沓斷岡如引蔓,盤陀大石不生苔。
此中林壑多仙跡,何必吹簫更楚臺。
歲晚空山靜,遙聞猿鶴音。膠舟前日事,傾蓋此時心。漁戙乘潮急,樵歌隱霧深。停杯發高詠,興劇不成斟。
夕陽惟鳥雀,古道半榛荊。蠹飽祠中木,苔侵石上銘。英靈終寂寞,風物自凄清。仰羨東山老,勞歌空復情。
湖上朱橋響畫輪。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凈無塵。
當路游絲縈醉客,隔花啼鳥喚行人。日斜歸去奈何春。
模楷非徒多士資,
公忠默與古人期。
一朝功令興亡系,
劇憶中書抗議時。
漳州知事鐵肝腸,
殺賊疆場力盡亡。
夫倡婦隨甘死節,
闞村祠立姓名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