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 其八
天上月如歡,月圓還月缺。
儂如天上云,行則隨星月。
天上月如歡,月圓還月缺。
儂如天上云,行則隨星月。
天上的月亮就像我的愛人,月亮有月圓的時候也有月缺的時候。我就像天上的云朵,行動時總是追隨著星星和月亮。
歡:古代女子對情人的稱呼。
儂:吳地方言,我。
《子夜歌》是南朝樂府民歌,多寫愛情。這類民歌產生于江南地區,當時社會相對穩定,城市經濟繁榮,市民階層興起,男女愛情成為民歌常見主題。此詩可能是一位女子表達對愛人的深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女子對愛人的深情追隨。其特點是用自然意象比喻情感,生動形象。在文學史上是南朝樂府民歌的典型代表,體現了當時民歌的風格特色。
輕紈薄練,人力難裁剪。流傳自、五羊僧院。尚嫩黃淺綠,隱約樹頭情,清陰細亸,海風乍扇。
擎來幾葉,相隨吟卷,朧朧月、一痕隔斷。總蛛絲蟬翅,怎得比纖勻,還記取、露涼秋晚。
萬仞崖頭解放身,
起來依舊卻惺惺。
饑餐渴飲渾無事,
那論昔人非昔人。
意曾彌月寓東坪,童冠相親八九朋。
月色滿簾天似水,書聲徹曉院如冰。
賢關總擬爭先入,塵鞅何期竟久縈。
愧我只今空白發,不堪回首負平生。
未明東上閣門開,
排仗聲從后殿來。
阿監兩邊相對立,
遙聞索馬一時回。
崖前蒼雪日飛花,
崖下澄江照玉沙。
夜棹山陰如有興,
相思堪折伐瑤華。
斗柄春來又幾旋,昨宵今夕倍堪憐。
一年那得燈重滿,五夜何曾月再圓!
星漢依稀火樹里,風光次第杏花前。
上元別是佳游節,選勝還疑小有天。
風號谷應樹聲喧,陰雨瀟瀟南北村。
倦翼投林舟宿港,滿懷秋思立黃昏。
恩袍拜后兩周星,今日西行得再經。休問庵中僧在否,滿檐松竹舊時青。
疊障中閒一隙天,數家茅屋鸛巢邊。逢人試問營生事,笑指巖前煮草煙。
昨日山前痛憶兒,回頭凝望更依依。如今精爽知何在,采得蘭花泣看歸。
玉出閬風側,珠生南海濱。
奕奕不同阪,蘇桂揚其芬。
搖落當寒弱不支,長條空復裊芳池。經年眉樣渾忘卻,往日心情感獨知。宮巷蕭條催臘鼓,華林顏色黯春旗。劇憐月黑風嘶夜,剩有啼烏借一枝。
小園殘雪龁垣衣,瘦盡風情百事非。江上雁啼紅板冷,天涯人遠素書稀。夢和殘月疏難繫,愁泣荒煙澀不飛。一自青陽驚受謝,到今冷眼與時違。
青瑣當年聚玉珂,侍臣待漏意如何。建章日暖鶯花早,太液春深煙雨多。是處垂青連上苑,一番新綠蘸恩波。無端遍地傷心色,化作樽前懊惱歌。
便爾漂搖霜霰經,暮江空見酒簾青。亦知寒緒難生色,終勝春花易化萍。舊院頓楊殊冷落,朱門王謝半凋零。朅來休弄桓伊笛,嗚咽臨風不忍聽。
先朝蟒玉賜穿宮,親見煤山血詔紅。嘗恨不同王內使,海棠枝上殉重瞳。
不向西山陪玉匣,思來北塞引雕弓。何年始遂從軍愿,無定河邊作鬼雄。
刀環何處貽都尉,馬首當年逐冠軍。無限關山行欲盡,晚來流落在三云。
娘子營邊殺氣寒,朝朝圍獵且為歡。酒酣射得南山鹿,妓女嬌歌捧玉盤。
謫仙原合住蓬萊,萬卷人誇著作才。
馬帳春風連北斗,鯉庭舊雨接南陔。
介眉句就觴同奉,戲綵衣多錦細裁。
笑我探驪空爪甲,也隨雁足趁秋來。
歲晚煙云釀薄寒,好山正向雨中看。
斷橋流水橫漁艇,要路豐泥沒馬鞍。
初向玉山迎敕使,遠從閩嶺望長安。
北來南去年光里,卻恐盧生夢未闌。
秋風日夜清,
房櫳有佳色。
悠然東窗下,
落落群松直。
一口吞盡三世佛,
正是吾家客作兒。
爭似璞禪無用處,
一毛頭上便忘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