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祖元禪人
萬仞崖頭解放身,
起來依舊卻惺惺。
饑餐渴飲渾無事,
那論昔人非昔人。
萬仞崖頭解放身,
起來依舊卻惺惺。
饑餐渴飲渾無事,
那論昔人非昔人。
在萬仞高崖之頂放下身心,起身之后依舊清醒明白。餓了就吃飯,渴了就喝水,全然沒什么事,哪里還去計較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是不是同一個人。
萬仞崖頭:形容極高的地方,這里象征一種危險、艱難的境界或修行的極高層次。
解放身:放下身心,擺脫束縛。
惺惺:清醒、明白。
渾無事:全然沒有事。
昔人非昔人: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是否有變化。
此詩可能是作者在禪修有所感悟后創作。禪人修行往往追求擺脫世俗雜念和身心束縛,達到一種清醒自在的境界。作者或許是在經歷艱難修行后,有所頓悟而寫下此詩,以表達自己的禪悟心得。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禪意,強調擺脫束縛、回歸自然平常的生活態度。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卻哲理深刻,在禪詩中具有一定代表性,體現了禪學對自然、自在生活的推崇。
脂車離郊園,潛筠人許長。歸來十畝陰,縹節已儲霜。畦畛日將蕪,況復病在床。亭亭望五老,煙云晚蒼茫。
暑往寒來春復秋,東西南北一萍浮。吳鉤越劍雖常淬,梁苑秦關祇浪游。場屋同盟多列鼎,鄉閭小子亦封侯。十年窗下勞螢雪,今日明時漫白頭。
芹泥夾岸融融日,野水當門淡淡花。王謝堂前舊時客,如何肯訪野人家。
正月新獻歲,最先理農器。女工并時興,蠶室臨期治。初陽力未勝,早春尚寒氣。窗戶當奧密,勿使風雨至。田疇耕耨動,敢不脩耒耜。經冬牛力弱,相戒勤飯飼。萬事非預備,倉卒恐不易。田家亦良苦,舍此復何計。
九龍帳里陳金鳳,七寶庭前繆素筠。自昔貪殘儐悍虎,于今巧笑逐胡骃。
炎方到處水如湯,地脈深疑有臭黃。猶勝驪山污艷質,漁陽簇馬鑒興亡。
胸中空崢嶸,尺寸未藉手。開窗納鐘山,江南是吾有。區區丘壑戀,用意頗自負。吳楚一蹉跎,花時隔杯酒。得閑乃坐誤,亂至復誰咎。惜哉魚烏鄉,遂令虎豹守。徙薪已無及,增灶不可狃。九鼎方淪淵,破甑那回首。忽聞解兵令,其衷殆天誘。去灰待收拾,于汝亦云厚。徑荒就蕪蔓,樹槁變衰丑。意惟傾青溪,庶可滌塵垢。嚴城夜再起,獨嘯誰與友。蟲聲和月色,慰此循墻走。懷歸恐無期,辟地寧可久。何處覓高原,河清俟人壽。
寒霏收盡看新晴,曉起偶從湖上行。青天微茫海色動,紅日蕩漾波光明。笙歌稍稍游人集,洲渚蕭蕭征雁鳴。湖山如此正可賞,慚愧當年游冶情。
西望巴江隔錦官,青泥黃棧細盤盤。人間到處羊腸險,何必長歌《蜀道難》。
西李風流遠,中朝族望幽。寵榮三學士,試守六藩侯。不見登時棟,還驚失夜舟。平生喜名理,一致視浮休。
渚蒲方茜絢,汀草亦芊綿。扶藜數過鳥,蕩槳看歸船。董子有來約,要在秋風前。已辦河朔飲,更哦陶令篇。
別來越樹長為客,看盡吳山不是家。
分宜浪跡學希夷,豈合將身涉事為。無外縱知皆是幻,有中寧免強隨時。懶于中散人誰覺,貧過原思已自知。若有一廛容定省,肯將塵鞅自羈縻。
暫解塵纓鎖與韁,鱸風秋色似鱸鄉。從今第四橋南去,蟹籪漁磯屬漫郎。
填橋烏鵲又紛騰,言丑媒非嫁未曾。苦節敢云心本硬,蕭墻祇恐禍難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