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望月二首 其二
寒光皎皎映平湖,
水色天形兩不殊。
學道未能同罔象,
也于深處見圓珠。
寒光皎皎映平湖,
水色天形兩不殊。
學道未能同罔象,
也于深處見圓珠。
寒冷的月光皎潔地映照在平靜的湖面上,湖水的顏色和天空的樣子十分相似。我學習道卻還不能像罔象那樣,不過也能在湖水深處看到月亮的倒影如圓珠一般。
皎皎:形容月光潔白明亮。
罔象:古代傳說中的水怪,《莊子》中說它能得玄珠,這里代表一種悟道的境界。
圓珠:指月亮在湖中的倒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處于對道的探索和修行階段,在湖邊賞月時,由眼前的湖光月色觸發了對道的感悟,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對道的追求與感悟。其特點是景中含理,將自然之景與哲理思考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精神追求和創作風格。
劉侯贈我龍劑墨,廣踰一寸脩減尺。豹囊初解麝蜚香,麋膠已漫瑿炫色。庭圭骨朽內府空,欲購空懸萬金直。此非庭圭亦自奇,炯炯涎涎堪愛惜。中間復有小隸文,卻將余字先題刻。鐘離合在甕中書,王叵偶登江上石。我方蠖屈守蓬蒿,侯正騫騰走南北。浮云萬事果何如,恰恰遭逢董溪側。問侯此墨何從來,更為徘徊一追憶。昔年奉使湘潭中,偶聽松間杵聲急。青女三五搗玄霜,滿握芳馨喜分得。太平天下忽干戈,珍佩奚囊忍拋擲。幾番回首望湖南,大半蒼生死鋒鏑。千里無人風雨秋,舊日潭州今瓦礫。墨工尋亦散如煙,似此松煤更難覓。我聞侯言長太息,再拜持歸重雙璧。曈曈初日下簾櫳,謖謖涼風吹幾席。正襟端坐興如泉,旋取蟾蜍瀉馀瀝。云浮鐵硯紫光寒,字學銀鉤漆漿滴。墨雖可盡心無窮,愧乏瓊琚報侯德。愿侯北上扶飛龍,愿侯西征除毒螫。谫材不比陳壽徒,定當作傳昭殊績。揮毫沈墨細研磨,蠆尾蠅頭書一冊。
日黑山深心念搖,寒林斷續哭鴟梟。昏黃螢火飛丘坎,慘白蟾輝浸草寮。恨甚欲祈天速老,悶深竟盼鬼來聊。青燈如豆半明滅,靜數逐風枯葉凋。
八表流云澄夜色,九霄華月動春城。條風細細吹旗影,香藹微微引漏聲。河漢虹橋應斷絕,滄溟鰲足漫崢嶸。愁來更聽漁陽操,獨倚闌干坐到明。
斧斤不死老蒼虬,未肯甘心只么休。尚有阿婆三五態,背時涂抹趁風流。
使車遙度古梁州,行色俄驚及早秋。淺水黃茅山外路,斜陽紅樹驛邊樓。牛羊出沒居民少,豺虎縱橫過客愁。回首故鄉何處是,清霜一夜上人頭。
趁暖戲晴川,依人上畫船。粉銷煙翅薄,香冷露須拳。野菜疏籬外,山花小徑邊。夜深桃李夢,猶在綺羅筵。
仙禽鎩翮樊籠住。恰伴著、梅花千樹。花落繁英如雪,東風惡,便棖觸、思鄉情緒。鄉關何處。卻望高閶遐舉,翅輪側注。見落日天涯,滄海上,別寫出、紺樓黛宇。空際似聞天語。說風起、毗嵐太遽。投我幾行丹敕,仙路遠,還自向、靈峰來去。殘春劫猛雨。斷送流紅無主。鵂鹠夜詛。試高唳一聲,夢初同,隱約見、閻浮天曙。
中原九月黃河水,平陸魚龍吹浪起。飛霜蕭蕭鴻雁來,禾黍漂流桑棗死。大風怒號揚飛塵,白晝剽掠如無人。官軍不誅海東賊,縣吏乃殺西村民。夜聞羽書起丁力,老稚嗷嗷向誰泣。我當六十將奈何,扶杖淮南望淮北。
陌上如煙俠少游,金鑣駿馬白狐裘。鳴鞭轉入柳堤去,無數楊花撲紫騮。
牙齒豁來久,老氣尚橫秋。買得歸耕黃犢,兒輩幸無愁。相近六龍城下,只在三家村里,結屋小如舟。倚樹覽山色,且免賦登樓。看官爵,都不似,醉鄉侯。里翁閑話,便同學士坐瀛洲。寄語東吳朋友,乘興能來滆浦,艤棹聽漁謳。無酒不須慮,解我破貂裘。
光風霽月不可見,奔軼誰能繼絕塵。看取芙渠菂中薏,一番花發一圖新。
故人亦何在,乃在青山東。山家何寂寥,高樹來天風。貂裘日以數,龍劍何其雄。下可制巨鰲,上可斷長虹。風云起一朝,寧復嗟途窮。去去重相思,寄言雙飛鴻。
器成待賈且由它,余乃乾泥葬冷花。一得千年玉膏饗,回光返照病漸賒。
江上云連長短亭,別懷如水注東溟。早期劍佩朝雙闕,又見文章似六經。為國丹心朝捧日,憂時白發夜觀星。銀河漾漾青峰隔,遙羨秋光生戶庭。
雙毫五彩兔貍鋒,珍與歐陽象管同。多謝寄來情意重,從今敢廢墨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