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沈啟南小幅山水
野情自密世情疏,萬壑千崖一草廬。永日小樓坐秋色,奇人相對讀奇書。
柴門秋凈樹陰疏,肅肅宵征造友廬。共向深山無別計,晤言惟有數行書。
野情自密世情疏,萬壑千崖一草廬。永日小樓坐秋色,奇人相對讀奇書。
柴門秋凈樹陰疏,肅肅宵征造友廬。共向深山無別計,晤言惟有數行書。
對山野的情感親密,與世俗的情感疏遠,在千山萬壑間有一座草廬。整日在小樓中坐著欣賞秋色,與奇人相對一起閱讀奇書。柴門在秋日里顯得潔凈,樹的陰影稀疏,急匆匆在夜里趕路前往友人的草廬。一同前往深山沒有別的打算,交談的內容唯有幾行書信。
野情:對山野自然的情感。世情:世俗的情感。
永日:整日。
肅肅:急速的樣子。宵征:夜間趕路。
晤言:對面交談。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應處于對世俗生活有所疏離,向往山野寧靜的心境,可能是在與友人交往過程中,有感于這種超脫世俗的情誼和生活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山野生活和真摯友情的追求。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文人對超脫世俗生活的向往。
西域縱橫盡百城,
張陳遠略遜甘英。
千秋壯觀君知否?
黑海東頭望大秦。
云移洲渚樹回灣,來泛湖光十里閒。
逸客風流同白幘,道人詩句說青山。
天留晚景平波上,鷗落漁家亂竹間。
此意與君須領略,菰蒲明月棹歌還。
相看不忍發,慘淡暮潮平。
語罷更攜手,月明洲渚生。
蘇州得得上凌霄,
恰值山寒雪未消。
逗到雪消山骨露,
春風已在錦江橋。
宛如青玉管,高卓白云間。
神農有遺方,食此可駐顏。
駐顏亦何益,聊以備朝飧。
或者輕我身,飄然返故山。
江村初夏囀黃鸝,客掉猶疑春雪時。
豈有元亭堪問字,祇憐中散解相思。
紉蘭佩辱騷壇贈,種樹書惟老圃知。
十日平原今正始,云林處處待清詞。
昔年薌水上,終日掩柴關。相伴碧空猿鶴,無復夢長安。幾見林花開謝,坐數鷗群朝暮,時共野云還。不愁生白發,那用覓金丹。
到如今,芳草遠,桂枝殘。只為波濤浩蕩,舟楫怎容閑。誰作甘霖濟旱,安得鹽梅調鼐,廣廈庇酸寒。但須垂竹帛,底羨勒燕山。
萬里霜紅一抹勻,黃蘆岸渚影紛紛。
無須商略自成陣,祗管沖騰直破云。
振翮聲兼寒氣涌,射眸風隔暮煙聞。
俯看落木蕭蕭里,峰壑崚嶒各不群。
矯矯白狼,有道則游。
應符變質,乃銜靈鉤。
惟德是適,出殷見周。
花事近重陽,高人日日忙。
招邀三徑外,問訊竹籬旁。
是處吟秋色,誰家賦晚香?
蕭條休傲我,詩興倍堪償。
勝會難逢真快哉,
晴明風日共登臺。
玉壺細酌題詩罷,
綠水青山歸去來。
梅蕊猶含隔歲春。東風鉤夢起,了無痕。替人呵護有春云。凄絕處、野水照黃昏。
休更說寒溫。池萍經雨碎,易銷魂。碧桃已是嫁東君。無人管、燈火掩閑門。
雜花亂種盤渦底,
小屋深居鑒燧心。
朝市囂聲那得到,
晨昏暑氣不能侵。
綠蔭侵檐凈,紅榴照眼明。
主人開宴出傾城。正是雨馀天氣、暑風清。
別酒殷勤竟,危弦要妙聲。
年年相見豈無情。后日暮云回首、奈乘行。
一年身寄水南村,誰把禪床一席分。
去住隨緣本無意,道人蹤跡似孤云。
竹坡無物可關懷,只有青山眼為開。
未識灌溪真面目,煩君著句畫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