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橫云風滿樓
飛泉曲磴樹蒼蒼,何處平原舊草堂。獨倚危欄望秋色,半巖黃葉下斜陽。
飛泉曲磴樹蒼蒼,何處平原舊草堂。獨倚危欄望秋色,半巖黃葉下斜陽。
秋風鳴高空,亂峰下斜照。老樹枝交天,蒼黃覆古廟。入門捫殘碑,太息拜遺貌。憶昔明運衰,群盜起聚嘯。剿撫兩失策,峰蠆變虎豹。所過無堅城,蒼生任凌暴。二公真人豪,忠貞出天造。金鐵冶成心,冰霜厲寒操。賊峰一朝來,矢石躬親冒。官小誓捐軀,力薄那自料。慷慨互爭先,從容共談笑。燃炮擊賊人,天地為震悼。賊用魘魅法,蟻聚蜂屯到。眾寡勢不當,頭斷臂猶掉。成仁并取義,日月爭光耀。碧血灑平蕪,賊馬不敢蹈。至今曠野中,白日常見燒。如何八十年,薦紳少憑吊?姓氏已稀傳,父老猶相告。蘭臺事纂修,幽微須闡耀。誰為秉筆人,搜求不遺奧。
彭郎磯頭晚更涼,
扁舟瞥過鱭魚香。
買魚斫鲙初傳酒,
頃刻風帆過馬當。
宦跡重溟外,游情半日閒。妙香禪室靜,灌木鳥音蠻。種葉常書偈,留云早掩關。稍聞烹水法,容我坐苔班。
何必遠城郭,已空車馬塵。因心川共逝,觸指月如輪。客愧乘槎客,僧兼賣卜人。此生期再訪,幽夢或通津。
開國風云委慶長,
使還龍節正煌煌。
館甥初識汾陽第,
揖客能容汲黯狂。
甕里葡萄浮大白,
廄中苜蓿飽飛黃。
朝廷一飯思頗牧,
忠孝毋忘守四方。
龍象蹴踏潤無邊
騰云駕霧謁諸天
帝釋驚惶無處避
尋光燭理扣金仙
每憑魚雁問平安,一紙書回帶淚看。最是夜深成獨坐,白云南望雪漫漫。
白云南望雪漫漫,遙想親闈夜正寒。安得西風生兩翼,一樽春酒奉清歡。
舊夢孤山不可尋,
鵑紅蛾綠盡關心。
何郎老卻春風筆,
畫里依稀問翠禽。
藹藹青松姿,
重經甲子時。
嚴冬增秀色,
湛露長孫枝。
冠蓋臨風集,
壺觴泛月移。
共言歌大雅,
壽考祝維祺。
平生見說湞陽峽,今日親從峽里游。灘聲嘈嘈水流急,今古行人盡白頭。
一路好山圖畫開,舴艋飛入云霞堆。女郎唱歌齊拍手,道是阿儂天上來。
日日望鄉悲,
將歸又感離。
久住土音曉,
漸親殊俗宜。
入夢江山跡,
系情文字知。
此別隔云海,
再逢難可期。
諸公日飫萬錢廚,
人乳蒸豚玉食無。
誰信秋風雒城里,
有人歸棹為莼鱸。
絕壑慚懷寶,清時自貢珍。
光芒殷地發,斤斧響山臻。
經畫煩才吏,馀贏逮細民。
尚應來漢使,金碧儻能神。
天未喪斯文,遁翁續思孟。戒慎恐懼傳,源流獨也正。
□□中節情,未發為善性。人己不睹聞,了無一可偵。
上璧□□朗,下譬深淵靚。尚復有形跡,兩物相照映。
人心統性情,本□垢可凈。鬼神不能知,匣中未開鏡。
所以古君子,一恬□□□。學者當此時,養之惟以敬。
述者于茲明,作者于茲圣。三畏孰為首,戰兢保天命。
武林子張子,早執文□□。□□將相家,炎紹四大姓。
未應釣渭□,□□□□□。□□□□□,□見退之病。
中年有省悟,坐覺浮華屏。宜興□□□,□□聞且榜。
諸生望絳帳,□以慰郊迎。朱子所著書,率□□□□。
當于謹獨上,有法更究竟。
丈室縱橫獅子坐,
仙裾雜遝蕊珠宮。
世人莫笑渠荒幻,
且驗靈臺一點中。
南朝詞臣北朝客,
棲遲零落無顏色。
陽平城邊握君手,
不似銅駝洛陽陌。
去年春風吹雁回,
今年雁逐秋風來。
春風秋風雁聲里,
行人日暮心悠哉。
長江大浪金山下,
吳兒舟船疾于馬。
西湖十月賞風煙,
想得新詩更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