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角簟
細皮重疊織霜紋,滑膩鋪床勝錦茵。
八尺碧天無點翳,五月不教炎氣入,滿堂秋色冷龍鱗。
細皮重疊織霜紋,滑膩鋪床勝錦茵。
八尺碧天無點翳,五月不教炎氣入,滿堂秋色冷龍鱗。
簟席用細密的篾片重疊編織出如霜般的花紋,光滑細膩鋪在床上勝過錦褥。它就像八尺的碧空沒有一點瑕疵,五月時不讓炎熱之氣侵入,滿屋子如秋天般涼爽,好似鋪上了龍鱗。
碧角簟(diàn):一種用竹子編成的涼席。
霜紋:指簟席上編織出的如霜般的花紋。
錦茵:錦制的褥墊。
翳(yì):本指云翳,這里指瑕疵。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炎熱的五月,使用了碧角簟后,感受到其清涼舒適,因而創作此詩來贊美它。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碧角簟,突出其精美、光滑、清涼的特點。語言生動,比喻精妙,在同類描寫物品的詩中,以獨特的視角和形象的表達展現出藝術價值。
典郡才能薄,趨朝氣力微。
更堪持橐去,只合掛冠歸。
六合麗千尺,四松森百圍。
公今有班綴,衰老借余輝。
氤氳和氣鳳城春,正是英豪得志辰。
雨露九重均造化,丹青千字富經綸。
古來將相皆由此,今見詩書不悮人。
何處寒鄉少年子,綠袍歸拜北堂親。
丁丁谷聲響,泛泛棹歌來。
凈港時吹浪,中流或起埃。
亦知從地出,幾若鑿山開。
帝室須梁棟,斯功當念哉。
砥柱西傾朔野寛,魚龍掀舞去漫漫。
潤蒸霏霧一川暗,怒激驚風千里寒。
九折勢須回故道,三山天為障狂瀾。
尋源不作乘槎計,滄海他年一釣竿。
云水關山恨渺茫,尺書能慰九回腸。
劍南親舊知安健,陜右兵民亦奮揚。
契闊十年悲故國,飄零百指滯殊鄉。
何由結伴春風暖,也向襄陽下洛陽。
憑陵風雪不相貸,逋客向來生事寒。
京國回頭九關隔,江湖吊影一身單。
著鞭意氣初非淺,唾手功名不作難。
老矣收心定何許,莼鱸聊饌腐儒餐。
欲雪濃云凍不收,凄寒偏著敝貂裘。
客愁有許要排逐,歲事無多難挽留。
疇昔謾懷三徑約,飄零聊用一樽酬。
即看瑤草光風轉,作意湖山汗漫游。
隴樹迎人去,關云逐馬來。
凄風搖白草,落日蔽黃埃。
仗節身方遠,逢山眼暫開。
卻臨分水處,蜀道賦高哉。
永巷疏林棲鳥還,幽花蔓草慘荒煙。
悄無人語寒食后,時有雨點黃昏前。
孤坐何從得言笑,一樽不復論圣賢。
酒酣縮首絮衾底,屋頭浩浩南風顛。
滄波東下武牢關,物色人情共慘然。
草檄舊傳驃騎府,浮家今在孝廉船。
向來戎馬知何補,老去江湖定有緣。
無限青云著鞭處,固應分付祖生先。
掃蕩邉氛漸有期,此生已復嘆差池。
眼中種種無聊賴,身外悠悠徒爾為。
彭澤歸來那得酒,少陵窮甚但哦詩。
卑棲儻遂桑榆晚,敢并鴛鴻接羽儀。
要作哦詩伴,何妨結駟來。
瓊林有余韻,水檻絕纖埃。
醉膽江山闊,吟毫花草開。
只應聞雁夜,夢枕思悠哉。
故園別日久,歸來三徑荒。
叢竹壊新壁,枯荷掩幽塘。
滿地葉狼籍,草木為不芳。
兒童力并除,百卉儼成行。
遙岑出蔥菁,清波皺滄浪。
一朝舊觀還,林壑愈爭光。
虛亭突兀枕崇岡,玉宇無風秋自涼。
地濶群山爭逶迤,天低遠樹立微茫。
陰晴易辨云霞色,曉夕常吞日月光。
我亦清心官事省,葛巾藜杖得徜徉。
平生陋質寫難真,畫史揮毫妙入神。
瘦似休文寧復健,寒如東野故應貧。
塵埃自笑雙蓬鬢,泡影俄驚兩幻身。
從此山林皆獨往,定無勛業上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