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
至日不寒晴更好,豈惟茅屋坐欣欣。
風紆翠輦纖離馬,日炙紅旗太乙軍。
待旦獨眠愁輾轉,將除人事笑紛紜。
烽煙已覺臨三歲,□□□□□□□。
至日不寒晴更好,豈惟茅屋坐欣欣。
風紆翠輦纖離馬,日炙紅旗太乙軍。
待旦獨眠愁輾轉,將除人事笑紛紜。
烽煙已覺臨三歲,□□□□□□□。
冬至日天氣不冷且晴朗更好,何止是茅屋中的人坐著欣喜。風中裝飾華美的車駕與纖離寶馬緩行,烈日下太乙軍的紅旗鮮艷醒目。等待天亮獨自輾轉難眠,面對即將除去的紛擾人事苦笑。戰火已持續將近三年,(末句缺失)。
至日:冬至日,古人重視的節氣。
纖離:古代傳說中的良馬名,此處指駿馬。
太乙軍:代指精銳軍隊,或指皇家禁軍。
待旦:等待天明。
烽煙:代指戰亂。
詩作可能創作于戰亂持續三年之際,詩人身處民間,既感受到冬至晴日帶來的短暫安寧,又親歷戰亂對生活的影響,故通過眼前景與心中事的交織,反映時代亂局。
全詩以冬至晴好起筆,由景及人,由個人到社會,將生活小景與戰亂背景結合,含蓄表達對和平的渴望與對戰亂的憂慮,情感真摯,結構緊湊。
匣琴流水自須彈,
隱幾蕭條戴鹖冠。
看弄漁舟移白日,
漫勞車馬駐江干。
黃鶯過水翻回去,
白鷺群飛大劇乾。
乘興杳然迷出處,
強移棲息一枝安。
旭日都門道,含悽送子行。巳多場屋誼,況是故鄉情。柳拂春郊騎,花明海國城。云霄初發軔,期爾樹聲名。
愛爾文章士,而今民社司。慎惟邦本重,莫厭簿書卑??す畔腋柙冢荷畈菽疚酢Jベt從政理,須記講求時。
敗葉掃還飛,秋容肅粉闈。青錢如已選,白璧會須歸。燕坐書橫案,孤吟月滿衣。還同潘散騎,魚鳥性都違。
大軸累千箱,鳧中見鶴長。靜臨窗幾讀,爽入肺肝涼。誇咤爭求勝,疲勞忽自忘。由來京邑貢,正合冠多方。
藹藹儒冠至,恢恢賢路開。才須金鑒別,人自玉山來。謝客書千卷,嵇康酒一杯。如君富術業,當與雉為媒。
錦國春從恨里裁。云安涪萬淺深開。山頭萬片□芳影,枝上三更結怨胎。
紅淚滴,血函埋。他時化碧有馀哀。傷心臣甫低頭拜,為傍冬青一樹栽。
飆車穿破碧深深,
十里叢蟬向我吟。
兵隙剩誇農稼熟,
雨晴又苦濘泥侵。
廿年槃散云仍笑,
一往低迷日易陰。
了識舊題先壁壞,
秘魔屋下懶重尋。
云散晚山青。又泛扁舟過洞庭。月下一聲吹鐵笛,凄清。祇恐魚龍不慣聽。
紅燭夜冥冥。靜寫秋光入畫屏。寄語幽蘭兼白芷,芳馨。可解騷人萬古情。
刺桐花老紫萸香,
又聽賓鴻唳早霜。
沙草寒依秋火白,
瘴云低壓夕陽黃。
城頭鐘鼓初逢夜,
村落人家未滌場。
好煞蠻歌清月下,
不須鐙火照河梁。
情。
不識他從何處生。
相逢處,但覺惹人疼。
鼓勇竟一上,直造碾玉峽。
朵朵青芙蓉,突兀勢如削。竹柏相掩映,松鼯迎人狎。
漸聞琴筑聲,谷簾走飛瀑。野泉百道流,寶綱同散落。
再涉黃蘗嶺,青冥互千尺。東逾石門沖,眼界極寥廓。
眾山悉朝會,元氣此回薄。蜿蜒眠蛟龍,佳名匪意作。
且止勞徒旅,從容恣予樂。
頻換生衣著體松。
一軀涼玉水簾中。
紅酥怯向口邊融。
紈扇團圓搖似月,
鴛鴦顛倒畫生風。
雕牙小柄滑春蔥。
刀閜甘瓜琥珀黏。
檀犀和液浸春纖。
寒瓤還傍塊冰拈。
荔肺沁來頻解渴,
櫻唇沾處已消炎。
脂香添取一痕甜。
霜中老柏無時事,
巖下孤云自歲寒。
西院木魚東院鼓,
冬窩客子正濃鼾。
一把算未能下,
萬戶棋苦不高。
老子腹中無物,
渠儂笑里有刀。
今夜霜風凄緊。
陣陣。
行到曲廊邊。
暗中扶遍小欄干。
寒么寒。
寒么寒。
北郭閒行泮水長,遙看菡萏舞風香。
山開翠幛常留影,臘盡紅衣尚斗妝。
新葉半遮當草鷺,高莖深隱采蓮航。
最欣堤畔尋歸路,無那清芬欲染裳。
天魔謗佛,
桀犬吠堯。
巍巍大人,
圣德可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