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和親迎慈溪
燈火宗盟舊日尋,宜家宜室正如今。春風蘋藻慈湖上,琴瑟新調太古音。
萬卷何如一寸心,心涵萬卷自知音。圣功不是尋常事,泰華高寒滄海深。
燈火宗盟舊日尋,宜家宜室正如今。春風蘋藻慈湖上,琴瑟新調太古音。
萬卷何如一寸心,心涵萬卷自知音。圣功不是尋常事,泰華高寒滄海深。
回憶往日在燈火下結為宗盟相互尋訪,如今新人正適合家庭生活。在慈湖春風中,蘋藻相伴,新婚夫婦琴瑟和鳴,奏出如太古般純真的音調。萬卷書籍也比不上一寸真心,心中蘊含萬卷知識自然能遇到知音。成就圣人的功業并非平常之事,其高深如同泰山華山、滄海一般。
宗盟:指結為同盟。
宜家宜室:形容家庭和順,夫妻和睦。
蘋藻:蘋與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此處可能象征純潔美好的情境。
太古音:指遠古時代的音調,寓意純真自然。
圣功:成就圣人的功業。
泰華:泰山與華山。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是在仲和去慈溪迎親時創作。當時可能是親朋好友相聚,詩人在祝福新人婚姻美滿的同時,也借此表達對學問和圣功的見解,可能與當時重視文化、道德修養的社會風氣有關。
這首詩主旨明確,前半部分祝福新人婚姻和諧,后半部分強調真心和圣功的重要。其特點是將新婚祝福與哲理思考相結合,在文學上體現了當時詩歌創作注重情感表達與思想內涵融合的特點。
人未起。聽盡一湖春水。林外杜鵑聲不已。杜鵑花發未。
多少深閨羅綺。臨鏡不勝悲喜?;òl遲遲花落易。留春須早計。
作別已半百,得書無二三。飄零各天外,搖落共江南。此去仍加遠,相思轉不堪。懷哉對床約,老矣折腰慚。
節佳重九近,風急授衣初。茱菊年齡邁,楓檉日夜疏。欲題懷遠句,頻展寄來書。憨子能思我,申兒更憶渠。
秋氣故悲哉,連陰況不開。黃花九日近,白發數莖催。山際擎新塔,江邊峙舊臺。謾看云日暮,安得雁同來。
姨母比苦脛,涉秋今若何。音書君定密,離苦我何多。鳧舄思文瑞,燈窗想驥和。何能俱款集,未厭數經過。
秋浦新為別,秋風闕寄書。雖然聲問闊,未覺夢魂疏。杜牧登臨后,宛陵吟詠馀。三冬如有暇,五字不妨渠。
指天指地,討甚巴鼻。
釘釘膠粘,刀刮水洗。
兒孫一杓香湯,大似恭而無禮。
煉石那能補漏天,忽看滄海在桑田。城池半入鮫人宅,樓閣俄消蜃市煙。遙望波濤思禹績,允將世界比堯年。頹垣處處無馀物,只有荒苔為布錢。
搖艇沖濤去覓尸,孤兒寡婦淚淋漓。蓬頭紛向殘云哭,雨腳還添薄暮時。嘆息貧民空有骨,翻疑造物本無知。干戈又報征輸急,滿目瘡痍可向誰?
自有林亭不種花,
總將春色寄鄰家。
桃紅梅白須尋得,
暮去朝來不算賒。
長安游冶兼佳麗,春日春風盛鳴曳。白雀爭燃蓮剎鐙,青蛾競訪梳臺髻。
正陽門外鬧元宵,金犢花驄意氣驕。十里香塵迷錦幛,三更煙火走虹橋。
繁華更屬琉璃廠,五色云中黃赤壤。裝得龍樓帝子居,燒成鴛瓦冬官掌。
人工天巧讓皇都,賽月光侔不夜珠。琥珀枕由脂作骨,琉璃鐘是玉為膚。
陶中變化多奇異,娛人能愜兒童意。觱篥吹來關塞聲,葫蘆現出魚龍戲。
官署前頭作廣場,鼎彝書畫布成行。子卿善相君平卜,列肆垂簾一一忙。
踏歌連臂無休歇,為趁蘭鐙并華月。玉漏頻移縱勝游,金吾不禁因佳節。
僦居兩載廠門東,年去年來嘆轉蓬。君不見彩勝銀幡仍似昨,春寒又起落梅風。
雪后群峰如錦濯。云幻兜羅,劍露新铓鍔。敷衽論心情如昨。何時得踐看山約。
金闕芙蓉初破萼。粲粲朝陽,容我舒腰腳。抱石相望胡老樂。春風杖履思量著。
衰林匹馬尚天涯,寂寞山城菊自花。
逐客已非周太史,故人猶是魯朱家。
心如老鶻迎秋晚,身似賓鴻傍日斜。
凄愴朱梁舊祠墓,汶陽田北看歸鴉。
沙頭宿鷺傍船棲,
柳外驚烏隔岸啼。
為愛秋來好明月,
湖東不住住湖西。
不訪芙蓉石曼卿,
不來兜率號天名。
想君此日修文去,
定伴諸神返玉京。
袖里新詩十首馀,
吟看句句是瓊琚。
如何持此將干謁,
不及公卿一字書。
石氏名園事晏游,
燕釵十二舞妝樓。
可憐月榭笙歌歇,
冷落芙蓉一夜秋。
肝膈煩憂不可名,曉來河上泥人行。數詩聊付江關去,萬里如聞草木聲。
海內思君存畏友,田間齒我愧書生。秦淮一醉無相問,撫景難言別后情。
江水迎潮日夜東,江南江北對春風。一聞高跡天邊去,空有名山夕照中。
百國盟書新就我,千秋逸事更煩公。重來白下知無意,莫使交游好會終。
雄關高并太清連,終古風云壯北燕。
山自朔庭環九域,城聯遼海控三邊。
牧羝沙暖空榛莽,飲馬泉清絕瘴煙。
盛代即今虛斥堠,秋光滿目覆平田。
人寂寂。江北江南春色。繞樹輕煙迷倦客。煙中山半額。
榆火梨花時節。獨自怎生將息。簾外弄寒風又急。子規聽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