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六十九首 其七十八
透脫言詮,鐵山橫臥。
截斷言詮,通涂荒草。
自小持齋今已老。
透脫言詮,鐵山橫臥。
截斷言詮,通涂荒草。
自小持齋今已老。
超脫言語的詮釋,就像鐵山橫臥般沉穩堅定。截斷言語的詮釋,通途就如同長滿荒草般荒蕪難行。從小就持守齋戒,如今已然老去。
透脫:超脫。言詮:言語的詮釋、解說。
鐵山:比喻沉穩、堅定。
截斷:阻斷、停止。
通涂:即通途,大道。
持齋:遵守戒律,吃素。
此詩為偈頌,偈頌常用于佛教表達教義、感悟等。作者創作此詩可能是在修行過程中,對言語與修行的關系有所感悟,同時結合自身從小持齋至今已老的經歷而作。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探討言語詮釋對修行的影響,以形象的比喻表達觀點。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卻蘊含哲理,在佛教偈頌文學中體現了對修行思考的獨特視角。
驚喜家書至,
開緘慮萬端。
歲荒追賦急,
母病仗醫難。
乞米鄰家遍,
無衣稚子寒。
恐傷羈客思,
重疊寫平安。
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無為守貧賤,轗軻長苦辛。
疇昔危疑日,嘗為根本謀。
不緣公一語,誰識我深憂。
分閫因重見,忘言只對愁。
無窮千古意,有淚付東流。
漁舟暝入桃花潯,春山如聞樵采音。高原犁鋤被煙雨,書閣窈窕穿松林。
中丞雅愛山水障,清晨自掛高堂上。綠樹逶迤轉眾流,白云合汨開層嶂。
萬里寧論戰伐功,百年宛見升平象。憶昨寇盜日橫行,中原白骨哀蒼生。
攜男抱女路斷絕,痛哭不見天邊城。漁奔樵竄學士徙,縱有隴畝無人耕。
至尊九重憂旰食,命公殺賊賊始平。近郊無復戎馬跡,比屋仍傳雞犬聲。
明公壯年心許國,何況此身際日月。二載驅馳掃漢南,一時談笑清河北。
出閫三分大將旗,來朝獨擁諸軍節。樂土重開白日光,普天不動黃塵色。
即今西戎忽復驕,朝廷親遣霍嫖姚。已聞土魯還金印,不見中丞下赤霄。
形像云臺猶未畫,姓名麟閣早須標。開圖更賦出車什,四海甲兵從此銷。
曾向驪山訪舊蹤,朝元蕪沒不聞鐘。
請看學道人何在,始信刀圭味不濃。
玉宇春風回病草,丹臺秋月照芙蓉。
從今悟此長生術,休上蓬萊第一重。
御墨龍香出內庭,
幾枝疏影拂前星。
當時粉繪多零落,
惟有寒梢似舊青。
膨脝枵怒腹,
日夕沸溪干。
群響何容罷,
時無牡鞠官。
登堂忽訝生煙云,錯落長松偃東壁。
老干半作虬龍形,枝葉長留歲寒色。
古來畫者有韋偃,近時廷章亦可師。
但留一干在人世,已覺澗壑無馀姿。
更添白石相撐倚,日照蒼苔凈泥滓。
摩娑不覺毛發寒,五月高堂朔風起。
密雪輕綿舞作球。西園斜日下、沒人收。無端才思說風流。尋春盡,滿地是閑愁。
吹不上枝頭。還能將別淚、灑江州。昨來才有幾萍浮。東西水,隨處且淹留。
曲腰桑上午雞鳴,喔喔還如報五更。睡起展書摩病眼,油窗喜對夕陽明。
舍中未報壓新醅,閑弄流塵槲葉杯。得醉固佳醒亦好,了無一事到靈臺。
惡是罪業,善亦是罪業。
罪業消除,青天白日。
西河弄獅子,豐干騎猛虎。
老玄沙卓牌,鄧師伯打瓦鼓。
萬里長鳴望蜀門,
病身猶帶舊瘡痕。
遙看云路心空在,
久服鹽車力漸煩。
尚有高懸雙鏡眼,
何由并駕兩朱轓。
唯應夜識深山道,
忽遇君侯一報恩。
熟結水沉同,煎香宜火細。不取香煙取香氣。氤氳一縷,不作巫云蒼翠。味生空里令人醉。
日暖尚熏,夜深難睡。四下風簾恐涼吹。鴣斑半燼,片片總留芳蛻。岕茶再浴驚精在。
危峰半入云,
雨色靄氤氳。
向晚湞陽道,
愁穿豺虎群。
路回青嶂斷,
石溜碧泉分。
蒙涂兼歷險,
于役此何云。
戎葵花早牡丹遲,
剛值先生下馬時。
不便破除千斛酒,
也應勾引數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