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吳江女子葉小鸞自寫小影為顧鑒沙題 其六
一生心事吳江葉,
得句曾將小篆鐫。
鶯脰湖邊消息斷,
花枝依舊蘸波鮮。
一生心事吳江葉,
得句曾將小篆鐫。
鶯脰湖邊消息斷,
花枝依舊蘸波鮮。
一生心事都寄托在吳江才女葉小鸞身上,她曾把詩句用小篆鐫刻下來。鶯脰湖邊再無她的消息,可花枝依舊蘸著湖水,鮮艷如初。
吳江葉:指吳江才女葉小鸞。
小篆鐫:用小篆字體鐫刻。
鶯脰湖:在江蘇吳江。
蘸波鮮:指花枝倒映在水波中,顯得鮮艷。
葉小鸞是吳江才女,早慧且才情出眾,但不幸早夭。顧鑒沙看到葉小鸞自寫小影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可能創作于葉小鸞去世后,當時人們對她的早逝深感惋惜。
此詩主旨是懷念葉小鸞,通過景色與人事的對比,突出其早逝帶來的遺憾。它以簡潔的語言表達深沉情感,在對葉小鸞的紀念之作中有一定價值。
客路悲秋落木邊,江流滾滾尚連天。
病來懶著登山屐,歸去聊乘下瀨船。
回首關河嗟去國,傷心風雨送殘年。
相逢又作怱怱別,擬續陽關第二篇。
氣合論文地,魂銷惜別筵。
離亭芳草外,飛蓋落花前。
北闕舊通籍,南州先著鞭。
郤詵丹桂早,萊子彩衣鮮。
側耳聆佳政,成名及妙年。
因風能見憶,得句會須傳。
筮仕聊棲棘,駑才阻泛蓮。
交情期歲晚,會面數秋天。
莆水浮春樹,桐城際暮煙。
龔黃真忝竊,末路共騰騫。
冉冉煙生樹,溶溶水滿池。
藻寒魚不食,花暖蝶先知。
相對飲鑿落,不妨歌接?。
還山何用遽,同過艷陽時。
林烏晴自語,水鶴暮知還。
故國浮云外,寒溪積雪間。
東行臨赤岸,北望阻青關。
石上漥尊在,吾將酌次山。
落石奔沙岸,頹云擁樹根。
牛羊千古道,雞犬數家村。
風遞隣舂急,春歸農事繁。
生涯隨處樂,翁嫗話柴門。
今晨天氣佳,晴光被茂草。
草際含余滋,粲然泫清曉。
舟師催解纜,及此風色好。
江神似相予,扁舟若輕矯。
沙寒兼白石,瀼斷入青溪。
硤霧連山暗,江云出水低。
遠游殊俗倦,歸路故鄉迷。
日落荒原上,城烏已復啼。
掃徑通春屐,開林啟夕扉。
浮鷗避人去,輕燕引雛飛。
尊俎深留客,風塵漸息機。
不妨坐至晚,少待月同歸。
春來江上解霜嚴,群柏周廬筍出簷。
突兀貍頭蒙紫籜,參差龍甲長蒼髯。
閑思井臼高人宅,懶傍車輿刺史幨。
留滯殊方憂??入,今年試為發書占。
遶樹行百匝,臨池把一杯。
白知茶蕊上,紅對燭花開。
已作尋芳去,何辭盡夜回。
惡風無藉在,明日滿蒼苔。
高閣前臨野外村,坐看急雨灑山根。
黑云合沓奔崖暗,白水崩騰赴硤喧。
已快修渠通草徑,稍清瘴土浄柴門。
晚來更報滄江漲,津北津南沒舊痕。
一水遠能白,群山陰更青。
靜憐風細細,閑任雨冥冥。
春色供多病,時情畏獨醒。
平生憂國意,客至問朝廷。
賓筵聊可樂,筦庫亦何勞。
近已尸鼠輩,果能清馬曹。
晴郊堪挈榼,春事助揮毫。
借問浣花水,只今深幾篙。
晚歲辭荒塞,青春赴上都。
望云君日近,犯斗客星孤。
獻納看多士,衰遲失壯圖。
功名吾已懶,歸擬著潛夫。
席改尊猶在,心閑屐自遲。
角巾欹短樹,風帶罥踈籬。
作難憂胡羯,全生混野麋。
晚來幽意愜,歸路恐多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