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詞三十三首 其二十五
碧甲紅芽物象新
天聲震耀仰堯仁
只應露布來非晚
移蹕中原爛漫春
碧甲紅芽物象新
天聲震耀仰堯仁
只應露布來非晚
移蹕中原爛漫春
綠色的葉甲,紅色的新芽,萬物呈現新春氣象;帝王的聲威震耀四方,仰仗著如堯般的仁德。想來勝利的捷報很快就會傳來,帝王移駕中原時,定是一派爛漫春光。
碧甲:指植物初生時綠色的外皮,如葉芽的外層。
紅芽:紅色的新芽,春日植物萌發的景象。
天聲:指帝王的聲威或朝廷的聲教。
震耀:震動顯揚,形容聲威盛大。
堯仁:像上古賢君堯一樣的仁德。
露布:古代指不加封緘的文書,多為報捷的軍書或檄文。
移蹕(bì):帝王出行時駐蹕,此指帝王車駕移動,代指帝王前往某地。
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古代中國的核心區域。
此詩為宮詞題材,可能創作于帝王推行仁政、邊疆局勢向好時期。詩人以春日物象更新映射國家氣象革新,表達對政治清明、捷報早至的期待。
詩通過春日新生之景,贊頌帝王仁德,寄寓捷報早至、中原回歸的愿景。語言明快,意象鮮活,自然景象與政治期待融合,體現宮詞重描繪含寓意的特點。
田家無雨苦耘三,
斜架橘槔齊踏酣。
知是天工人可代,
禾苗興起畝東南。
元化平分荷大鈞,左符新刻玉為麟。南湖特地栽桃李,擬伴沙鷗過十春。
海雁橋邊綠水深,絕無塵土近花陰。忘機不管人知否,自有溪鷗信此心。
少小迄今尚慕仙,無端世網苦牽纏。
八千行路天中伏,兩度離家月上弦。
喜見緇塵隨雨靜,漫乘涼露帶星眠。
明朝又躡高人躅,應是邯鄲舊有緣。
乾非上,坤非下。
一畫先天,包含八卦。
推窮爻象,兇吉不分,說盡系辭,疑難未解。
吉兇分,疑難解。
阿魏無真,水銀無假。
朔吹喧平野,微暄釀一坳。
晴光分竹暈,霜液墜藤梢。
地錦顛當網,云帷巧婦巢。
無人從載酒,不受草元嘲。
撒幕焚香冰鑒開,
觀君切莫負多才。
黜邊取迪渾閒事,
只恐紛紛擲甓來。
地近青蓮迥絕塵,朅來興會又從新。
窗含遠景正無盡,筆點諸峰自有神。
綠野潤沾三月雨,繡巖芳斗一天春。
花源不著通溪水,那慮漁郎忽問津。
中表情深有宋侯,
新來應是釋幽憂。
金陵好景今堪畫,
秋老鐘山歸葉樓。
春雨曾過九曲堤,雷塘官柳正萋迷。
飄來畫角才江北,數去青樓是竹西。
極浦風驚聞馬渡,重城鐙暗失烏棲。
試看明月三分夜,猶有簫聲雜鼓鼙。
肥遁先生志,祠堂重此州。一星終古客,落日大江流。
帝業推銅馬,閑身羨野鷗。誰傳男子在,徒枉故人求。
幣乃同湯聘,竿終笑呂投。功名輕驥足,風雨老羊裘。
癡甚貽書霸,狂哉洗耳由。耦耕仙侶共,立傳逸民牧。
我亦聞風起,因來系榜游。蒼蒼迷萬壑,咄咄感千秋。
大樹凋名將,云臺失列侯。讖誰陳赤伏,亭已圮蕪蔞。
白發看遺像,青山有故丘。幾家綿子姓,七里聚漁謳。
頑懦猶能激,孤高不可儔。惟應竹如意,遺響答峰頭。
生成野性氣如梟,
出沒無端血染刀。
剝得頭顱當戶掛,
歸來轟飲共稱豪。
干戈況復阻歸舟,滿地哀鴻更倦游。
今日英雄齊灑淚,豈惟王粲獨登樓!
淅瀝宵未歇,古砌吟秋蟲。浮云翳朗月,望眼徒朦朧。故園阻長道,攬景區異同。蕭瑟怯衣單,披拂憐雌風。
幸有插架書,寢饋于其中。黃初暨大歷,尚友忻相逢。亂峰障淮濱,善稻谷粱記。我來閱五稔,端居祇蕉萃。
從游有棻葩,推敲詩律細。檐際有瑯玕,積陰新粉墜。良辰正團欒,棣華念予季。何當賃廡舂,鹿車挽椎髻。
中秋與上元,晴雨無二天。此說太拘泥,印板胡云然。譬如人墮地,通塞難強焉。涂泥軒冕判,詎必關愚賢。
蟾光偶匿彩,華鐙足清歡。莫徇猥瑣輩,隨俗為暄寒。流光荏苒去,既去還復來。但愿人長久,坡老時低徊。
嬋娟千里共,窮愁安論哉。坎壈增感傷,懷舊賦八哀。誰著五銖衣,輕舉凌塵埃。冰輪十分滿,對影酬深杯。
縞衣仙子變新裝,淺染春前一樣黃。
不肯皎然爭臘雪,只將孤艷付幽香。
寂寂荒園午,庭虛不下簾。墨池經雨潤,廚火隔宵熸。壁溜侵湘簟,窗風動越縑。灌花親汲水,童子睡初甜。
官閒仍地僻,賓從少經過。睡起看山立,詩成對竹哦。小塘云影亂,深樹鳥聲多。坐數秋期近,雙星欲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