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梅六首 其六
幾日寒如許,梅花好在不。
汝雖甘寂寞,吾自念深幽。
靜塢無車馬,清溪足鷺鷗。
何當細扶杖,隨處小遲留。
幾日寒如許,梅花好在不。
汝雖甘寂寞,吾自念深幽。
靜塢無車馬,清溪足鷺鷗。
何當細扶杖,隨處小遲留。
這幾日天氣如此寒冷,梅花是否還安然無恙?你雖甘心忍受寂寞,我卻一直記掛著你幽深處的模樣。幽靜的山坳沒有車馬喧囂,清澈的溪流邊白鷺鷗鳥自在游翔。何時能拄著拐杖細細探訪,隨處停留與你共度一段好時光。
如許:如此,這般。
不:同“否”,疑問語氣詞。
塢(wù):四面高而中間凹的山地,山坳。
足:充足,有很多。
何當:何時能夠。
遲留:停留,逗留。
此詩為作者冬日觀梅時所作。寒冷時節,詩人牽掛梅花的狀態,通過描繪梅花所處的幽靜環境(無車馬之擾、有鷺鷗相伴),暗含對其甘于寂寞品格的贊賞,亦流露出自身向往自然閑適生活的心境。
全詩以問答起筆,關切梅花;繼以環境烘托其幽寂,尾聯直抒探訪之意。主旨圍繞對梅花的欣賞與向往,語言平實而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趣的追求。
繞膝諸孫勤教養,又培一代錚錚。晨昏巨細喜躬親。階前掃落葉,燈下讀新聞。內外歡呼多勝利,迭傳捷報繽紛。狂飆靜后海洋澄。康強同祝勉,四化樂觀成。
自來名將出名儒,暫駐襜帷向上居。城繞朱闌連百雉,門排畫戟壯群烏。云開五老招何及,秋對九峰清有馀。樓上記成鐫琬琰,廬陵須得蔡襄書。
呼猿洞口暮春時,吟遍桃花一萬枝。今日獨看圖畫里,茶煙飛繞鬢絲絲。
乖隔多年一面慳,滔滔海峽兩重天。不因蝸角紛爭事,何累蒼生顛沛連。棠棣有根終遠握,車航無阻喜聯翩。相逢且借酒杯祝,共頌安康幸福綿。
庾嶺小紅梅,風標天下絕。昨日幸同歡,今日傷離別。玉篴兩三聲,吹落胭脂雪。寫以贈知心,相攜其明月。
元正新改旦,舉則舊公案。料掉沒交涉,閏年春色晚。
拔地燒空寶炬長,燭龍掛影照穹蒼。七層火樹云生煖,九曲神珠夜吐光。霞點彤?歸凈界,星隨絳節下西方。如來應到天壇上,萬斛金蓮繞步香。
當時折檻一生輕,柏府爭傳抗疏名。萬里間關成獨往,百年暌合信同盟。燕臺夜色黃金氣,鱷渚秋聲白發情。相對逐臣休感慨,古來天地自縱橫。
竟日過從喜有馀,蕭蕭行李借僧居。江云影落山窗靜,野水光涵夜月虛。石臼松煙和露搗,寒林柿葉帶霜書。天涯回首多離思,空有新詩獨起予。
萬事堪高枕,官衙況薜蘿。閉門玄草歇,開牖白云過。竹翠晴猶濕,荷香晚更多。陸沉翻自愛,不復厭婆娑。
萬里燕城烽火飛,天涯親骨未曾歸。白云遮眼荒山遠,春雨驚心宿草稀。風急廣庭無靜木,月寒穗帳有明衣。吾親亦被兵塵隔,安得相逢淚不揮。
真鳳眼未見,丹青徒假威。千年希世出,九仞自天飛。堂上忽屏幛,人間空是非。良工勿輕易,五色慎毛衣。
不見程公二十年,上饒相遇各華顛。平生氣節名先立,老去安閑我未然。即看歸來上廊廟,未容休歇住林泉。飽山閣上憑欄處,合得逍遙第一篇。
夜來夢失官,青山色為動。無那夢醒時,此身還屬夢。
中年頓覺壯心去,涉世頗知前事非。若使范增能少用,肯教劉表失相依?風云天上渾無定,麟鳳人間不受鞿。殘夢已隨舟楫遠,五湖春水一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