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送客
紅蠟煙輕出禁城,天涯也復有清明。
佳晨作客風情借,晴日還鄉意氣生。
果下金丸年少去,水邊珠衱麗人行。
讀書鐙火無勞乞,且喜前村酒旆迎。
紅蠟煙輕出禁城,天涯也復有清明。
佳晨作客風情借,晴日還鄉意氣生。
果下金丸年少去,水邊珠衱麗人行。
讀書鐙火無勞乞,且喜前村酒旆迎。
紅燭輕煙緩緩飄出禁城,即便遠在天涯也能感受清明的氛圍。在這美好的清晨作客他鄉,借得幾分春日風情;晴日里歸鄉的人,更添幾分昂揚意氣。少年們帶著金丸騎馬離去,水邊有佩戴珠飾的麗人悠然漫步。無需再為讀書的燈火煩憂,令人欣喜的是前村已飄來酒旗相迎。
禁城:指帝王居住的城,此處代指都城。
金丸:金屬彈丸,此處指少年攜帶的玩物,代指活潑的少年。
珠衱(jié):綴有珠子的衣飾,衱指衣服的后襟。
酒旆(pèi):酒旗,掛在酒店外的旗子,作為酒肆的標志。
詩當作于清明時節,詩人或在都城(禁城)或旅途中,目睹清明時分城鄉共慶的景象:禁城輕煙、他鄉清明、歸客意氣、少年麗人,皆為此時常見之景,反映了清明作為傳統節日的普適性與生活意趣。
全詩以清明為背景,通過禁城煙景、客中風情、歸鄉意氣、少年麗人行等片段,勾勒出一幅鮮活的清明風俗圖,既寫節令之景,亦抒生活之樂,語言輕快,情感明快,展現了詩人對平凡生活的細膩觀察與熱愛。
幼從翰墨場中出,晚見車書宇內同。
四十年前沾雨露,三千里外犯霜風。
蛾眉共妬嬋娟女,鶴髪誰憐矍鑠翁。
回首束書歸舊隠,江南筍蕨滿山中。
方湖涵深碧,移種水芙蕖。
壤沃不待培,周回已芬敷。
豈惟花實美,根葉尤所須。
今年種菱芡,明年種菰蒲。
生涯日已廣,而不勞耘鋤。
月明撐舴艋,長嘯足自娛。
區區抱甕不辭勞,俯仰安能似桔槔。
兒子從教耀車服,丈夫何用樹旌旄。
但思有酒身無事,始信求田策最高。
妄想虛憍無處著,退然斂手是英豪。
江上故人今送別,淮頭往事獨凄涼。
陂成孫叔能強楚,城破劉公不負唐。
千載與君期事業,一區憐我老耕桑。
升平幕府應多暇,書問時時遠寄將。
王氣初不限中華,至性未嘗根六籍。
門閭節行世所欽,父子忠孝天應惜。
連環解玉理堅致,老蚌剖珠光的皪。
伯也執殳萬人敵,血染征衣歸不得。
空留明鏡照孤鸞,妾顏如花心如石。
鬒云漸變蠶絲白,蓬首何曾御脂澤。
北堂手植忘憂草,幸有斑衣可娛老。
不須遣使寄當歸,兒無遠志歸來早。
事親日短當愛日,祇今三年已素鞸。
宰予衣錦殊未安,溫嶠絕裾非小失。
才優如貢禹,經行復精純。
海內多知己,江東尚有人。
林泉隠君子,臺閣古名臣。
九轉丹成去,青山宰木春。
五福人間有,吾兼疾與貧。
死寧遭疫鬼,生不媚錢神。
采藥思方士,貽書荷故人。
城東有別墅,風雨失殘春。
有數應前定,浮生難豫期。
為親嘗藥去,俄自載喪歸。
循吏堪為傳,遺民議立祠。
靈輀無路送,老淚不勝揮。
君不見劉越石,晉陽鐵騎圍城急。一聲長嘯震山谷,拋弓散走群兒泣。
又不見庾元規,武昌僚佐相追隨。坐據胡床夜笑語,不知賓主竟為誰。
枕戈待旦成何事,終讓著鞭先士稚。況復西風塵污人,茂宏舉扇思還第。
嗟嗟二子逢世亂,誤長清談空致患。爭如今夕倚闌人,一生飽吃升平飯。
百城桴鼓夜不鳴,萬里山川秋愈明。黃鶴孤飛白鷗睡,卷簾露氣下三更。
初聽笛聲何激烈,再聽書聲更清越。素娥密約無人知,今秋丹桂來先折。
四持憲節遍南方,屢表陳情返故鄉。
殊俗今猶歌德政,老天胡不愛忠良。
山空虎逝狐貍出,春去花殘蛺蝶忙。
五十人生不稱夭,獨憐華髪在高堂。
天公惡作劇,翻手變炎涼。
海運三山動,江高數尺彊。
震雷驚失匕,漏雨苦移床。
不慮填溝壑,真成老更狂。
汝父昔吾友,汝翁昔我師。汝時侍親側,楚楚玉雪兒。
稍長從吾游,學問乃大奇。風木不待養,垣室空遺基。
成立汝有望,修短吾莫推。四世積善心,一門無龐眉。
俯仰三十載,三喪路人悲。受氣各有終,勞生嗟奚為。
墻東荷鋤叟,夙受汝翁知。老懷念疇昔,不覺哀涕垂。
欲志殿中墓,健筆慚退之。
刺葉為筩制頗奇,鄭公故事老坡詩。
擎來入手成欹器,注在當心即漏巵。
玉露有香黏翡翠,碧云無影浸琉璃。
假饒吸盡西江水,缽內生蓮是幾時。
錢塘筑塢高于郿,黃金鑄成九鼎移。
木棉羈魂招不得,方士入海從安期。
廬陵二老當時在,翰墨光芒透紙背。
爾后空聞化鶴歸,我今欲見啼鵑拜。
長安市上重經過,逢人問是伯休那。
勸君且尋遂初賦,人家國事竟如何。
長淮昔戰爭,廢地少人耕。
野壁三家市,官亭十里程。
田夫時識字,水鳥不知名。
薄暮宿何處,孤云又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