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罕布哈忠翊父歿王事母表門閭本官棄職侍養守制三年一門節孝人所難能作詩美之
王氣初不限中華,至性未嘗根六籍。
門閭節行世所欽,父子忠孝天應惜。
連環解玉理堅致,老蚌剖珠光的皪。
伯也執殳萬人敵,血染征衣歸不得。
空留明鏡照孤鸞,妾顏如花心如石。
鬒云漸變蠶絲白,蓬首何曾御脂澤。
北堂手植忘憂草,幸有斑衣可娛老。
不須遣使寄當歸,兒無遠志歸來早。
事親日短當愛日,祇今三年已素鞸。
宰予衣錦殊未安,溫嶠絕裾非小失。
王氣初不限中華,至性未嘗根六籍。
門閭節行世所欽,父子忠孝天應惜。
連環解玉理堅致,老蚌剖珠光的皪。
伯也執殳萬人敵,血染征衣歸不得。
空留明鏡照孤鸞,妾顏如花心如石。
鬒云漸變蠶絲白,蓬首何曾御脂澤。
北堂手植忘憂草,幸有斑衣可娛老。
不須遣使寄當歸,兒無遠志歸來早。
事親日短當愛日,祇今三年已素鞸。
宰予衣錦殊未安,溫嶠絕裾非小失。
王朝氣運起初并不局限于中原地區,至真至純的性情并非源自儒家六經。這一家門的節操品行被世人欽佩,父子的忠孝之舉連上天也會憐惜。就像連環解開美玉質地堅實細密,老蚌剖開珍珠光彩閃爍。兒子手持兵器有萬夫不當之勇,血染征衣卻沒能歸來。只留下明鏡照著孤單的鸞鳥,妻子容顏如花但心如磐石堅守。烏黑的頭發漸漸變白如蠶絲,蓬亂的頭發從未用過油脂粉黛。母親在北堂親手種下忘憂草,幸好有兒子穿著彩衣能讓她晚年歡樂。不必派人寄來‘當歸’這藥,兒子沒有遠離的志向早早歸來。侍奉親人的日子短暫應珍惜時光,如今守孝三年已身著素服。宰予守孝期間想穿錦緞都于心不安,溫嶠割斷衣襟離家也并非小事。
王氣:王朝的氣運。中華:指中原地區。
至性:指人的純厚的性情。六籍:即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的合稱。
的皪(lì):光亮、鮮明的樣子。
執殳(shū):指手持兵器。殳,古代的一種兵器。
孤鸞:孤獨的鸞鳥,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鬒(zhěn)云:指女子烏黑的頭發。
御脂澤:使用油脂粉黛等化妝品。
北堂:古代居室東房的后部,為婦女盥洗之所,后因以代指母親。忘憂草:即萱草,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
斑衣:指彩衣,相傳老萊子孝養雙親,行年七十,常著五彩衣,為嬰兒戲以娛親。
當歸、遠志:均為中藥名,此處一語雙關。
愛日:珍惜時日。
素鞸(bǐ):白色的蔽膝,古代喪服所用。
宰予:孔子弟子,曾因守孝期未滿想穿錦緞而被孔子批評。
溫嶠:東晉大臣,曾割斷衣襟離開母親去建功立業。
此詩是為察罕布哈一家的忠孝節義之事而作。察罕布哈的父親為國事犧牲,母親堅守節行,察罕布哈棄職守孝三年。詩人有感于這一家門的高尚行為,作詩贊美。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應處于一個重視忠孝節義的社會環境中。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美察罕布哈一家的忠孝節義。其突出特點是運用比喻和典故,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忠孝節義的推崇。
畫看初罷,共商量奇字。梅樣風姿澹春倚。恁隃麋黛淺,寶鴨香溫,簾下了,占盡寒閨清致。鵑啼催早,小住江南,璧月瓊枝吊佳麗。帶甲滿關河,斷夢征塵,莫更溯、蘭成愁思。轉海印、祥云護華鬘,總福慧、雙修比肩人瑞。
大梁客舍雖無事,博塞歡娛未稱情。不若夷門搔首坐,倘逢黃發識侯嬴。
塞北春空,江南魂斷,獨馀芳草閑花。故園歸訊,燕子已無家。漫道東陽瘦損,舊題有、椒壁籠紗。還來伴、春燈天末,深屋杏花斜??班?。王孫頭白,往事風流,恁尊前重對,付與琵琶。莫向青山擪笛,怕明月、不返軒車。誰憐取、梅仙賦后,清夢冷胡沙。
白發逢春老更狂,衰顏得酒臉生光。旋張裙幄林中醉,不管槐花開后忙。
怨粉闌珊,沉熏撩亂,相逢碧桃花底。楚衣香未減,浸秋剪、雙瞳如水?,幦A持比。坐迓月梧檐,紅牙親記。東籬地。澹情剛稱,冷香名字。漫喜。艷冶銷磨,趁鳳城絲管,費春彈淚。沈郎應瘦損,忍重對流鶯身世。瓊漿初試。便慧業愁根,一時都洗。金尊外。殢人無奈,繞梁塵墜。
春來莫學虎頭癡,趁取風光二月時。剩覓吳箋呼阿買,醉中準擬寫新詩。
草浪如波慰寂寥,黃昏情話轉蕭騷。疏林淡月影嬌嬈。別有輕愁懷祖國,那無新愿筑歸巢。繞枝風雨正飄搖。
未放陽春入鬢華。一生清恨過恒沙。東風淚滿青蕪國,子夜歌殘碧玉家。羈思迥,水云賒。東蒙舊隱杳歸槎。當時松雪心期在,何處招魂賦楚些。
溪堂日日春光好,問柳中丞殊未來。暫輟老妻棋局手,白頭相對酌新醅。
赤誠只冀天能感,十載相尋,一線穿針。密網層層縛寸心。問天但聽天無語,一味陰沉,冷漠難禁。抵否溫情滄海深。
平田汩汩鳴流水。風飐秧波靡。前山過雨后山晴。門掩槿籬翠滴、濕衣襟。江村三月鵑啼去。不放殘春住。野棠開過斷橋西。且忍伶俜歸夢、莫教迷。
武昌門外柳如煙,想見潘侯枕曲眠。欲借一帆春水去,江邊皆是楚州船。
便道柔情似水,誰會,難話此時心。有時奔瀑瀉巖林,泛濫抵江深。時或泉凝水咽,幽結,汨沒散溪澗。浣溪人去水云閒,遮莫耐輕彈。
曹劉翰墨有家風,不學隨時語更雄。莫似溪堂老居士,十年林下坐詩窮。
閒睡起,庭樹午陰圓。百尺冰泉吹露井,幾竿石竹間茶煙。長日靜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