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闊
野闊蒼梧云向西,
漓江東下楚天低。
清秋牧馬羚羊峽,
落日跕鳶鴝鵒溪。
炎嶠從來尊赤帝,
寒煙幾處哭黔黎。
可憐舊種桃花客,
重問武陵津已迷。
野闊蒼梧云向西,
漓江東下楚天低。
清秋牧馬羚羊峽,
落日跕鳶鴝鵒溪。
炎嶠從來尊赤帝,
寒煙幾處哭黔黎。
可憐舊種桃花客,
重問武陵津已迷。
原野遼闊,蒼梧山的云向西飄去;漓江奔涌東下,楚地的天空顯得低矮。清秋時節在羚羊峽牧馬,落日時分見老鷹墜落在鴝鵒溪邊。南方炎熱的山嶺向來尊崇赤帝,寒煙籠罩處有幾戶百姓在啼哭。可嘆那昔日種桃花的隱士,重尋武陵渡口卻已迷失路徑。
蒼梧:古地名,今廣西梧州一帶,傳說舜帝葬于此。
楚天:楚地的天空,楚地大致包括今湖北、湖南等地。
跕鳶(dié yuān):指墜落的老鷹,跕,下垂、墜落;鳶,老鷹。
鴝鵒(qú yù):鳥名,即八哥。
炎嶠(qiáo):南方炎熱的山嶺,嶠指高而尖的山。
赤帝:傳說中南方之神,此處代指南方地域或炎熱氣候。
黔黎:指平民百姓,黔為黑色,黎為眾。
武陵津:用陶淵明《桃花源記》典故,指通往理想樂土的渡口。
此詩或創作于詩人游歷南方(今廣西、湖南一帶)期間。時逢清秋,詩人見廣野秋景、民生艱辛,結合對歷史與理想的思考,借景抒情,寫下對現實的感慨與對理想樂土的追懷。
全詩以“野闊”起筆,描繪南方秋景,由景及人,既展山水之壯,又揭民生之苦;尾用“武陵津迷”典故,將個人感慨升華為對理想與現實矛盾的哲思,意境深遠,情感沉郁。
紅鵝館外早涼生,水檻煙廊曲曲行。
風露蕭辰秋士影,園林陳跡黨人名。
零丁墜粉淩波在,撥刺游鯈見客驚。
我亦伯通從賃廡,此中誰識市塵清。
不須藻彩繪新詞,自有生花筆一枝。省識溫柔敦厚意,性情以外本無詩。
夢繞梅花庾嶺東,頻年宦海感飄蓬。蘭成去國懷鄉思,賦到離愁句句工。
無端兵火起江鄉,幕府羈棲感慨長。杜先生逢天寶亂,偶吟風月也凄涼。
長懷君國發高歌,一念思親淚更多。哀怨文章忠孝譜,此編精氣不消磨。
江上黃塵不可游,中林小筑勝丹丘。北城隱地聞鐘鼓,西塔橫空掛斗牛。
萬里己歸馀皂帽,一枝差足慰菟裘。春鴻知爾深延佇,王氣常依翡翠樓。
嶺嶠冰霜歲少逢,北窗猶自敞深冬。煙花迤邐開千井,鐘梵蕭寥落半峰。
紺石東行秦尉筑,金沙西注葛侯封。多慚長者回車轍,累月扳云少定蹤。
云氣朝來海上青,緒風吹夢酒初醒。臨池小奏雕蟲技,探笥惟留相鶴經。
星象天邊低析木,江湖歲晚散浮萍。梅花最起高樓思,不是關山笛里聽。
十載追趨捧禁闈,翻然歸興落漁磯。詩馀對御初裁草,篋有薰香舊賜衣。
綠酒易狂猶強制,金丹雖老不言非。海門東去扶桑近,黃鵠冥冥何處飛。
藥出山來為小草,
楸成樹后困長藤。
澗松郁郁何勞嘆,
卻是人間奈廢興。
晉室胡然東,起于鎮建業。露次躬甲胄,遍移四方檄。稽留斬督運,北征期刻日。推心司馬導,每事必咨決。
江河既云異,神州宜戮力。何至作楚囚,言之殊激烈。究竟君臣間,復讎不甚切。初無大機用,小小自樹立。接士則以謙,足用則以嗇。政事以清凈,主謀技粗畢。
爾時有心人,吾敬祖生逖。糾合譜驍健,言于安東曰。戎胡毒中土,遺民苦殘賊。人皆思自奮,命將出師急。誠使如逖者,部署相統率。望風爭響應,豈患無豪杰。
渡江抵中流,慷慨歌擊楫。誓必清中原,不信如皦日。先是兩主簿,司州同寢息。此聲非惡聲,起舞自中夕。良馬輕著鞭,果先劉越石。
嘗聞伐獫狁,詩人美尹吉。所以能成功,張仲在君側。然則士雅軍,豈非茂宏責。當其初遣時,應請聊塞白。簿具千人廩,布止三千疋。起冶自鑄兵,鎧仗曾不給。
迄夫駐雍邱,甘苦共士卒。約已務施予,新附勤撫納。經略河以南,蕩焉剪荊棘。練兵仍積谷,指顧取河北。
國將有內難,王劉方搆隙。大功知不遂,怏怏抱病歿。江左遽偏安,不思進咫尺。誰料王丞相,衰颯至此極。其心愛一隅,用之恐并失。幽冥逢鎮西,可能無愧色。
即今寰海沸,龍蛇正雜遝。咿喔鄰雞鳴,時賢酣枕席。我此一瓣香,敬為豫州爇。
寂寞遂終夕,晶瑩忽通曙。
垂幔若遺情,開軒始驚晤。
騷屑方委棟,氛氳正飄樹。
被物乍同收,因形乃分賦。
積重或偏敧,乘弱亦輕附。
燭幽時浚達,彌缺必豐注。
野人悄將歸,棲鳥寒猶露。
曉色已侵晝,澄輝更延暮。
憬幽知悅性,念群轉榮慮。
欲出訪郊扉,扁舟尚迷渡。
離騷謂絕響,此道傳人心。
外物有鼎革,能言無古今。
曹劉與陶謝,五柳擅正音。
李杜與韓柳,一字直萬金。
歐蘇與黃陳,孰淺而孰深。
尤蕭楊陸范,乾淳鶴在陰。
二澗可繼之,章泉亦骎骎。
奈何近百載,種火灰中深。
書生老眼厭風塵,
天遣臨安看一回。
便是西湖不留客,
也曾身到日邊來。
回程堪作火中牛,
一葉才凋萬國秋。
月朗浪平無別事,
此心只在朝竿頭。
暮霞收綺碧天清,難遣茫茫萬古情。
影里河山新世界,鏡中宮闕大光明。
虛無星隕靈槎約,縹緲云回玉笛聲。
彈指人寰幾圓缺,妖蟆笑看眼前生。
瀟瀟風雨送行舟,一別庭荊踰五秋。
鴻雁失群依北渚,脊鸰飛處傍南洲。
天涯月夜長相憶,江草山花總是愁。
言面每從春夢接,夢回仍舊思悠悠。
風塵久客心如醉,江海游人鬢已疏。
薄宦苦無閒日月,清時長為惜居諸。
須從壯齒勤修業,莫以貧囊廢讀書。
眷彼連枝松與柏,凌霄耐歲蔭吾廬。
三秋為漢使,萬里度云霄。
月下傳砧急,風高擁節遙。
浮煙收野市,宿雨斷江橋。
一夢清如水,悠悠見圣朝。
丞相征兵汗馬馳,魯公祠下特題詩。
不圖一旅勤王地,同此空弮冒刃時。
慷慨悲歌存《正氣》,淋漓碧血滿《桓碑》。
兩賢心事真千古,落日西風戈欲揮。
流鶯驚起不成棲,
入到繁華夢覺時。
人面只今何處在,
魏公懷舊嫁文姬。
枕簟涼生秋夜清,風吹庭樹動秋聲。
碧空萬里湛如水,月色滿天窗外明。
孤館蕭蕭靜如許,何處殘砧聞數杵。
風情月思共撩人,一種幽懷對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