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徑納涼作
庭靜已逭暑,況復攢林于。
清影媚幽獨,涼意親襟裾。
伊予寄所托,若者逃于虛。
西崦憺將夕,機事營何歟。
庭靜已逭暑,況復攢林于。
清影媚幽獨,涼意親襟裾。
伊予寄所托,若者逃于虛。
西崦憺將夕,機事營何歟。
庭院靜謐已驅散暑氣,更何況還有密集的竹林環繞。清美的竹影取悅著這幽靜的獨處時光,涼意輕拂我的衣襟。我在此寄托身心,如同逃遁到虛無之境的人。西山靜謐,即將迎來黃昏,又何必為世俗瑣事操勞呢?
逭(huàn):逃避,驅散。
攢(cuán):聚集。
媚:取悅,此處指竹影使幽獨之境更顯美好。
襟裾(jīn jū):衣襟。
伊予:我(自稱)。
西崦(yān):西山,崦指山。
憺(dàn):安靜,平靜。
機事:指世俗的事務、心機。
詩人于夏日納涼時,身處幽靜庭院與竹林環繞之地,觸景生情而作。彼時環境靜謐清涼,詩人暫離世俗紛擾,借詩抒發對自然之趣的陶醉與對閑適生活的向往。
此詩以“納涼”為引,通過描繪庭院、竹林、竹影、涼意等細節,刻畫了清幽宜人的納涼場景,最終以“機事營何歟”的反問收束,點明超脫世俗的主旨。語言平淡中見雅致,意境靜謐而悠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細膩感知。
胸中道德五千文,聊借高堂發妙音。背倚飛樓懷古意,面臨止水正人心。新荷此際敷青葉,稚柳他年貯綠陰。但使廚煙無太遠,時來分座伴孤斟。潁州丞相舊能名,傳到云孫尚典型。月在澄潭心共白,山圍宴坐眼同青。暫離方丈群仙侶,獨抱黃庭一卷經。十頃玻璃能幾許,看公擊水渡南溟。
赤日中涂綠樹陰,肯將碧傘借行人。片云忽在樹頭上,失卻勛勞庇得身。
詩客每相過,書齋常不扃。雨生枯木菌,風約小池萍。得興翻琴譜,乘閑刻硯銘。近來耽野趣,頻到水西亭。
數短得氣清,才高與時齬。黃鵠當摩空,豈復須再舉。乃知摧折意,造物忍如許。空梁飄素帷,幽架落殘楮。矯首青云衢,槐黃淚如雨。
欲向青云易白衫,區區別卻舊燈龕。方知取貴憑文字,可信封侯只笑談。直擬橫空輕似鶚,莫為作繭老如蠶。不知鏖戰三千士,他日何人步斗南。
臥下之薪何綢繆,欲寐不寐思寇讎,我今采葛以遨游。
天氣清明似永和,惠風和暢處行歌。移來彭澤先生柳,換取黃庭道士鵝。萬象歸心同水月,百川匯海共煙波。觀今鑒古尋常事,齊物彭殤奈我何。
離別經年豈不思,山林鐘鼎苦何宜?喜聞門戶能如昔,敢意田園近稍滋。浮世于人多薄惡,同心為汝好扶持。蕃生書子猶煩教,他日成家未可知。
明月輝一丸,秋空剩一碧。我攜一卷書,醉臥溪邊石。
人皆競榮達,君獨嗜編撰。廿載歷中外,蹉跎寡青眼。朅來共為郎,相過每一莞。溪水鳴小筵,花林具薄饌。修禮或五漿,飧和詎一盞。直衷肩衛巘,博物跂鄭產。鼯鼠渙群疑,竹書征脫簡。伊余硁硁心,相得意何限。一朝江浦別,重覿杳未僝。春夢兩悠悠,覺來淚痕潸。我聞天中山,青霞接蒐沄。何時攜謝詩,青天醉新盞。
故人滄海外,離別幾經秋。日暮波濤闊,秋高鴻雁稠。烽塵迷北國,盜寇遍南州。相望情何極,相思欲白頭。
新筑嫏嬛綠水頭,較如長日系扁舟。輕風著幌斜吹纈,淺月當檐互上鉤。修道幾回成薄倖,閒情聊得破窮愁。齋錢儉省馀文價,亦買名花種藥洲。
瓊林宴會識英雄,宦轍循行見事功。江右聲華陳仲舉,嶺南風望召康公。趨朝定儗承新寵,報國須當竭至忠。獨我憂時無可效,海天萬里思無窮。
徐君為愛南竺幽,登此塢口之飛樓。鄉山數點海東際,客路十年湖上頭。澗泉翛翛落靜夜,風葉淅淅吹高秋。便當倚檻和新作,為報主人須少留。
苜蓿花開遍地秋,秋聲渾在樹梢頭。西風昨夜吹歸夢,喚起客懷無限愁。幾樹芙蓉近水低,碧沙涼露泣莎雞。月邊已有南來雁,飛過荻江官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