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舍侄尊謙韻三首 其三
離別經年豈不思,山林鐘鼎苦何宜?喜聞門戶能如昔,敢意田園近稍滋。浮世于人多薄惡,同心為汝好扶持。蕃生書子猶煩教,他日成家未可知。
離別經年豈不思,山林鐘鼎苦何宜?喜聞門戶能如昔,敢意田園近稍滋。浮世于人多薄惡,同心為汝好扶持。蕃生書子猶煩教,他日成家未可知。
銀燭光中烏夜啼,棘闈清徹候晨雞。西窗聽雨參同赴,上苑看花憶舊題。王氣曉瞻雙闕上,文星夜貫五云西。明朝珂佩朝天去,金殿春風玉筍齊。
紫陌行來曙色微,姓名催喚入金闈。靜鞭響徹鴛班肅,贊禮聲高虎拜齊。珂佩共聆天上語,文章特赴御前題。朝回日晏長安道,風送飛花襯馬蹄。
芳草沿溪一徑斜,
綠蔭垂柳是誰家。
重來不見桃源樹,
何處東風問落花。
望極蘇堤欲盡頭,
叢篁老柳水天秋。
船中遙看家家好,
卻恐君來住亦愁。
千尋月腳寒,湖影凈于天。
忽如嫦娥宮,俯仰見嬋娟。
更約中秋夕,長津無寸煙。
無處月清如水國,
有誰心滿似孤輪。
幽期終在綠巖畔,
長愿寒光隨我身。
幾聲啼鳥密林東
令節清和氣郁蔥
溪貫華章全采藻
每叨文宴濫交融
陽春煙景酒杯外
風月迷離圖畫中
花落蕓窗談娓娓
移尊今有廬陵翁
沉沉庭院鎖春光,
垂柳千絲拂海棠。
摛句巧抒才藻慧,
拈毫微潤口脂香。
頌椒詞好輸劉氏,
詠絮才高羨謝娘。
韻譜雙聲初脫稿,
還應索和到檀郎。
南北聳層巒,
錢塘夕照寒。
故家原在此,
今友起為官。
回首追談笑,
從茲振羽翰。
他年歸故里,
我藉問臨安。
出郭忘遠近,十里清陰中。川陸互回沒,延緣遂無窮。
岡巒去殊勢,竹樹交成叢。安知蒙密處,下有溪流通。
石橋路可尋,一轉迷西東。煙空人不見,寂寂山花紅。
行行轉深迥,所得益幽奇。萬壑與千巖,今來始見之。
紛紛紅復碧,相引呈異姿。心目所應接,人各領其私。
煙縷出叢薄,山家住茅茨。人貰杳然隔,何殊太古時。
溪流繞巉巖,一葦去不息。沙瀨清且淺,水底見竹色。
文石無歲年,山根浸歷歷。谷鳥鳴轉幽,溯洄安所極。
水花愛明凈,絕境杳難即。可有浣紗人,一笑似相識。
逆旅相逢意惘然,
十年魂夢一燈前。
雖教乍見相分手,
猶勝山陰夜雪船。
山中初識嶺南風,坐客圍爐語笑同。詩酒遞催如轉轂,鶯花重賞恨飄蓬。
烹調百試誰知味,唱和千回子奏功。道阻盤飧鄉物少,也須?醉博諸公。
玉堂學士重斯文,和氣沖融總是春。酒興偏同詩興遠,交情兼與道情真。
鷗當泮水容新社,詞泣山靈屬舊人。今古知音誠罕遇,不辭車馬踏輕塵。
窮酸風味餉佳賓,美酒相傳不厭頻。此日要觀調鼎手,向來同是斷齏人。
絲綸閣下文章老,吏隱亭前歲月新。景物滿懷吟不盡,好從姜桂探馀辛。
虛堂讀書罷,微吟倚秋樹。
疏竹瘦扶煙,涼花澹凝露。
開簾月延入,披襟風暗度。
何處瓶笙喧,驚殘夢如霧。
相如只謝病,
子敬忽云亡。
豈悟瑤臺雪,
分彫玉樹行。
清規留草議,
故事在封章。
本謂山公啟,
而今歿始揚。
玉立堂堂社稷臣,
人言忠獻是前身。
三生晝錦堂前夢,
莫忘當年作記人。
為愛碧鮮亭,
入夏叩叩至。
臺榭競生煙,
獨有清涼意。
高岡鳳不來,
幽人此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