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六十五首 其五十一
明星一見悟無生,
攧落阿鼻業火坑。
三百馀番說不出,
為他閑事長無明。
明星一見悟無生,
攧落阿鼻業火坑。
三百馀番說不出,
為他閑事長無明。
見到明星的剎那證悟無生之理,徹底擺脫了阿鼻地獄的業火煎熬。反復多次想要言說卻難以表達,只因執著外在閑事反增愚癡無明。
明星:指佛陀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的典故,象征覺悟的契機。
無生:佛教術語,指一切法不生不滅的真理,即無生法忍。
攧(diān)落:打翻、擺脫。
阿鼻:阿鼻地獄,佛教八大地獄之一,以痛苦無間斷為特征。
業火坑:由惡業招致的地獄之火,象征煩惱業力的煎熬。
三百馀番:多次、反復。
無明:佛教根本煩惱,指愚癡無智,無法如實了知事物本質。
《偈頌六十五首》為宋代禪宗僧人闡釋禪理的作品,此首或作于作者修行證悟后。結合禪宗'明心見性'的宗旨,通過佛陀悟道的經典場景,強調悟境不可言說、執著外境反增無明的禪修要義。
此偈借佛陀夜睹明星悟道的典故,指出證悟無生可超越地獄業火,但悟境難以用語言窮盡;若執著外在閑事,則反增愚癡無明。體現了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核心思想,強調內在體悟而非外在執著。
燈火樓臺皓魄圓,客心何事憶當年。鹡鸰飛處情多緒,鴻雁來時書幾傳。春夜月如秋夜冷,燕山云與越山連。誰家更奏思歸曲,無奈愁腸萬丈牽。
兀兀者木,胡然再華。彼木則華,豈伊瑞邦家。邦家孕賢,節脩且姱。忠賢脩姱,明運亨嘉。忠賢降靈,有占斯石。忠賢之心,匪也斯席。忠賢之心,遑遑皇國。朝昏翼翼,衷沖翼翼。忠賢之心,如柏斯茜。彼柏之茜,固趾石貞。匪霜雨變,忠賢之心。如柏之貞,匪霜雨變。粵昔婺源,有石其翳。石如鏡如,霞霾其蔽。粵聞自昔,隋唐之際。有汪先公,保邦之勚。世德繩藝,汪德繩藝,是石之異。忠賢之衷,與天地通。木枯而華,氣天地通。石翳而晶,氣天地通。天地感通,賢之衷忠。忠衷之積,應運而亨。運也匪值,蘊也山靈。應運時乘,風聲楞楞。風聲楞楞,天下和平。楞楞風聲,九天其邁。如彼鴻毛,翳天之外。如彼先公,曾唐之賚。唐室之賚,天地交泰。忠賢之心,繩繩匪懈,繩德匪懈。受福是介,受福之介,孫子是賴。豈曰譽沽,旁訾以韰。亦有流言,式予德戒。予德衷式,徵之于情。于情之忒,于德之徵。如石衷潤,其光斯澄。如木衷和,其華斯嶸。顯允君子,忠賢是繩。汪之先公,唐室令名。顯允君子,令名是繩,孫子是貞。忠衷,同治本作“衷忠”。
瑟瑟秋風候,問君何所之。君行雙淚下,生別非所悲。憶昔趨庭訓,諄諄禮與詩。定省朝還夕,為樂長在茲。一旦風木摧,哀哀見無期。淚盡繼以血,殷憂當告誰。獨有太史銘,可以不朽為。懷刺走千里,間關豈所知。鴻雁聲嗷嗷,浮云東南馳。白馬蕭蕭鳴,且當從此辭。我聞重惻惻,掩泣一相持。槜李在何方,山川路逶迤。明發擔簦去,嚴霜途中逵。傷哉孝子心,金石堅不移。太史秉直筆,文章光陸離。千載一知己,臨風涕漣洏。君負青云姿,顯揚會有時。行矣重自愛,莫忘倚門思。
邊江不省是何村,老樹交加綠繞門。萬點山尖偏入畫,老夫篷底正開樽。搖風欲借芭蕉扇,坐我思尋若竹根。更買江魚消晚醉,鸞刀飛鲙水晶盆。
急景應如赴壑鱗,感時心事可憐生。湖邊雁序殷勤叫,持寄新詩念故人。
閑情愁緒送殘春。更一簾、紅雨紛紛。吹徹玉簫清唱啟珠唇。花不語、掩羅巾。生舊恨,對良辰。莫將前事付行云。惆悵細腰宮髻玉樓人。芳意逐時新。
后園鑿沼愛漣漪,日日行園人不知。浴鳥參差云宿處,戲魚來往芰搖時。晚依巖岫分寒翠,秋入芙蓉映倒枝。最是一泓清興足,五湖情事寄臨池。
殘紅新綠間鞦韆,寒食園林人意闌。一陣春寒花上起,畫廊連夜雨珊珊。靄靄芳園誰氏家,朱門橫鎖夕陽斜。鳩鳴鵲噪閒庭館,盡日春風吹百花。
西上飛樓眺夕陽,仙人黃鵠兩回翔。九江秋水連云夢,十里芳洲帶武昌。詞賦自堪懸日月,冠纓誰與濯沅湘。三閭亦可為漁父,一棹煙波樂未央。
歸鳧沸卉同,亂下芳塘中。出沒時銜藻,飛鳴忽飏風。浮深或不息,戲廣若乘空。春鸚徒有賦,還笑在金籠。
繡錦傳來五色絲,翔鸞翥鳳粲離離。知公頭白丹心在,況是文章老不衰。
曉山橫翠色,隔岸聞嶙峋。不覺市廛近,還疑煙水濱。游魚閒戲藻,馴鶴喜依人。誰識榕陰下,壺中別有春。
握手情何限,論交意獨真。同為羈旅客,總是宦游人。愧我貂裘敝,如君虎帳新。況兼能御李,佇看靖妖氛。
日暮涼風特特來,醉呼紅燭更傳杯。歌闌興盡須歸去,不用繁蟬抵死催。
梅花無信報平安,又聽譙門畫角殘。荒郡人煙窮臘外,上方樓閣晚云端。沉沉鳥沒天無盡,漠漠煙昏山更寒。日暮數峰猶帶雪,城頭霽色入欄干。龍鐘三十九年春,諱說新年似諱貧。醉白名堂甘后進,小坡著號似前身。自憐耐辱稱居士,人笑無機是道人。斷送生涯一枝足,不須長物擾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