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簡國清老惠梅
梅從云塢冷搖春,
玉雪浮香不著塵。
愚谷斬新肯拈出,
一時全露法王身。
梅從云塢冷搖春,
玉雪浮香不著塵。
愚谷斬新肯拈出,
一時全露法王身。
梅花在云霧繚繞的山塢中,帶著清冷的氣息迎來春天,潔白似玉如雪,散發著清香,一塵不染。愚谷禪師將這新的感悟巧妙拈出,讓佛法的真諦一下子全然顯露。
云塢:云霧繚繞的山塢。
玉雪:形容梅花潔白似玉如雪。
愚谷:可能是一位禪師。斬新:嶄新、全新。
法王:在佛教中,法王指佛,也可指弘揚佛法的高僧。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作者與國清寺的僧人交流佛法時,看到梅花引發感悟而創作。當時佛教文化盛行,文人與僧人常有往來,在交流中探討佛法、感悟人生。
這首詩以梅花為切入點,借物喻人,借梅花的高潔來象征佛法的純凈。詩中展現了作者對佛法的理解和對高僧的敬意,在文學上以簡潔的語言營造出了獨特的意境,體現了禪意與詩意的融合。
秋風初起白云凈,湖水將平青樹浮。空際無人光自滿,夜深誰解著雙眸。
云開山月入潭靜,照見千山山月清。潭月照山山照水,不分明處最分明。
催花初過社公雨,
對酒喜烹溪友魚。
盡道亂山窮絕處,
年華未覺異吾廬。
江山盤郁壯,世路感懷增。
旅憩云為席,灘明月是燈。
東瞻天五尺,南跨嶺千層。
夜色看牛斗,分明劍氣蒸。
繡閣名姝,喜瀟灑、襟懷能幾。鼓瑤琴一曲,萬花生麗。長日春暉閨范靜,謝庭詠絮承歡是。羨詩才、家學總淵源,無雙侶。
嗟小別,金閶地。難驟舍,攀留意。愛空靈妙筆,詩腸無底。贈句纏綿添別淚,二年瑣事從頭記。得余閒、清夜和瑤章,心還寄。
兩載傾懷,已留得、一番行跡。奈扁舟欲發,離愁切切。夏日清談忘午卷,吟箋入手時翻閱。愛玲瓏、體格態幽閒,仙才絕。
純孝志,詩書癖。和藹性,簪花筆。喜閨中聚語,每親翰墨。碌碌塵寰將若定,蕭蕭兩鬢堪如雪。怪長亭、柳色總牽情,心難竭。
未雨馀寒力尚嚴,巖前蚤見摘纖纖。
初嘗似帶蓮心苦,回味寧輸崖蜜甜。
渴想清香凝燕寢,更馀黃卷亂牙簽。
一甌幸入春風手,微草從今價亦添。
娟娟苧蘿女,艷色明朝霞。珊瑚被玉體,瓔珞相交加。綺疏傍阿閣,高居臨狹斜。朝披越臺錦,夕浣吳門紗。
一為白雪言,清音浩無涯。哀思激云漢,行路咸咨嗟。寧知中腸怨,愁結紛如麻。芳春倏已盡,白露漙蒹葭。
娟娟苧蘿女,婉婉矜弱步。浣紗越溪上,西施屢回顧。羅襪揚輕塵,徘徊感行路。但持雙明珰,贈君比紈素。
灼灼桃李華,嘗恐瘁霜露。羞為倚門笑,寧為入宮妒。亭亭處空閨,冉冉白日暮。
近市招醫士,空庖督爨奴。
膻葷猶可絕,藥餌豈容無。
既欲營貓飯,仍當續馬芻。
晨興百需缺,獨喜見吾雛。
梯云數千級,忽登秦峪頂。
群壑馬蹄下,商顏尚延勁。
風過虎氣腥,山荒草木警。
民脂竭土祠,落日丹青冷。
射矢黃沙岡,鳴鉦藥子嶺。
百里多陶煙,十人九垂癭。
下鞍問疾苦,農樵意自聘。
刺史政不苛,安居樂鄉井。
夜黑月未上,燈火散林影。
幻出丹青手,
今人一念差。
如觀弟二月,
猶見空中花。
一屏一榻無俗塵,
左置枯琴右開易。
重門不閉誰往還,
明月清風是相識。
多君欲問臺灣事,
曾作大將軍現身。
滿目劫塵無法說,
青天碧海哭詩人。
渥洼駒孰非龍種,
丹穴雛皆是鳳毛。
卻怪韓公產韓昶,
不如枚叔有枚皋。
辟門盛典嘆虛縻,五百年來積習疲。
變法千言陳北闕,持平一疏賴南皮。
杞人枉自憂天墮,楊子空教泣路歧。
合讓趨風多少客,云霄袞袞共揚眉。
水色山光別樣天,人家籬落小溪邊。無由攜杖尋春去,漫著衰翁憶輞川。
數椽茅屋傍重山,流水桃花隔世間。溪上有人方待渡,柳陰那許小舟閒。
古木千章屋數椽,此君顏色最宜憐。怡情不獨琴書事,隔斷紅塵有翠煙。
自是胸藏十萬兵,提戈出塞事無成。
廟堂不惜封疆壞,門戶惟知水火爭。
辛苦四年隨相國,倉皇一死殉危城。
白揚風急祠前樹,猶作金戈鐵馬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