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繆嘯仙出都四首 其三
辟門盛典嘆虛縻,五百年來積習疲。
變法千言陳北闕,持平一疏賴南皮。
杞人枉自憂天墮,楊子空教泣路歧。
合讓趨風多少客,云霄袞袞共揚眉。
辟門盛典嘆虛縻,五百年來積習疲。
變法千言陳北闕,持平一疏賴南皮。
杞人枉自憂天墮,楊子空教泣路歧。
合讓趨風多少客,云霄袞袞共揚眉。
朝廷廣開言路的盛典令人感嘆只是徒然耗費,五百年來積累的弊病和陋習已讓國家疲憊不堪。你向朝廷陳上變法的千言奏章,多虧南皮(張之洞)呈上公正持平的奏疏。你像杞人一樣白白擔憂天會塌下來,又似楊朱一樣空自為歧路而哭泣。應該讓那些趨炎附勢的人,在朝堂上得意洋洋地一起揚眉吐氣。
辟門:廣開言路。虛縻:白白地耗費。
北闕: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上書奏事之處,這里代指朝廷。
持平一疏賴南皮:“南皮”指張之洞,他是直隸南皮人。這里說依靠張之洞呈上公正的奏疏。
杞人憂天:出自《列子·天瑞》,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楊子泣路歧:楊子即楊朱,《淮南子·說林訓》記載楊朱見歧路而哭,因為擔心迷失方向。
趨風:指趨炎附勢。袞袞:眾多連續不斷的樣子。
此詩創作于晚清時期,當時國家面臨內憂外患,有識之士倡導變法圖強。但朝廷積弊已久,變法困難重重。繆嘯仙可能是一位積極參與變法的人,因變法受挫離開京城,詩人寫詩相送,表達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晚清變法艱難、社會積弊難除。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貼切,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憂慮。
抗殿疏龍首,高高接上玄。節當南至日,星是北辰天。 寶戟羅仙仗,金爐引御煙。霏微雙闕麗,容曳九門連。 拂曙祥光滿,分晴瑞色鮮。一陽今在歷,生植仰陶甄。
閑登高閣,嘆興亡滿目,風煙塵土。畫棟珠簾當日事,不見朝云暮雨。秋水長天,落霞孤鶩,千載名如故。長空淡澹,去鴻嘹唳誰數。遙憶才子當年,如椽健筆,坐上題佳句。物換星移知幾度,遺恨西山南浦。往事悠悠,昔人安在,何處尋歌舞。長江東注,為誰流盡今古。
占西風早處,一番雨,一番秋。記國園斜陽,去年今日,落葉林幽。悲歌幾回激烈,寄疏狂、酒令與詩籌。遺恨清商易改,多情紫燕難留。 嗟休。觸緒繭絲抽。舊事續何由。奈予懷渺渺,羈愁郁郁,歸夢悠悠。生平不如老杜,便如它、飄泊也風流。寄語庭柯徑竹,甚時得棹孤舟。
南郭新居,憶鄉社、久成疏隔。乘暇日、風吹衣袂,花迎村陌。果核雞豚張燕豆,兒童父老聯賓席。想筍輿、到處水增光,山添色。 應情念,天涯侄。隨官牒,飄萍跡。嘆離多聚少,感今思昔。鬢影羞臨湘水綠,夢魂常對屏山碧。憑畫欄、搔首望歸云,情無極。
醺醺終日醉酕醄,一陣西風解濁醪。 歸歸辭吟未足,倚門還仰二山高。
受天明命,敷佑下土?;瘯r以儉,衛文以武。 氛消夷夏,俗臻往古。億萬斯年,形于律呂。
桐皋東去,又依然、煙際云邊柔櫓。賴有雙臺知己耳,牢落孤懷欲吐。小倚云根,細商心事,提起千年語。九天飛夢,別來長記幽渚。 試說北海歸文,西山何事,猶不甘臣武。廣大堯天箕潁小,綿上可能如許。舉世真癡,先生長嘯,塵海誰堪與。嘯聲吹送,刺天鸞鶴沖舉。
別駕來臨值晚晴,眼中黑白甚分明。 飛黃此去騰夷路,應念區區負弩迎。
梅觀初花,蕙庭殘葉。當時慣聽山陰雪。東風吹夢到清都,今年雪花此年前別。 重釀宮醪,雙鉤官帖。伴翁一笑成三絕。夜深何用對青藜,窗前一片蓬萊月。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墻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后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襄樊四載弄干戈,不見漁歌,不見樵歌。試問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惡也能多!朱門日日買朱娥。軍事如何?民事如何?
一夜東風,枕邊吹散愁多少。數聲啼鳥。夢轉紗窗曉。 來是春初,去是春將老。長亭道。一般芳草。只有歸時好。
日高深院無人,楊花撲帳春云暖?;匚奈淳?,停針不語,繡床倚遍。翠被籠香,綠鬟墜膩,傷春成怨。盡云山煙水,柔情一縷,又暗逐、金鞍遠。鸞佩相逢甚處,似當年、劉郎仙苑。憑肩后約,畫眉新巧,從來未慣。枕落釵聲,簾開燕語,風流云散。甚依稀難記,人間天上,有緣重見。
又老楊花,浮萍點點,一溪春色。閑尋舊跡。認溪頭、浣紗磧。柔條折盡成輕別,向空外、瑤簪一擲。算無情更苦,鶯巢暗葉,啼破幽寂。 凝立。闌干側。記露飲東園,聯鑣西陌。容鎖鬢減,相逢應自難識。東風吹得愁似海,謾點染,空階自碧。獨歸晚,解說心中事,月下短笛。
碧梧枝上占秋信,微聞雨聲還愜。虹影分晴,云光透晚,殘日依依團箑。闌干一霎。又長笛歸舟,亂鴉荒堞。兩鬢西風,有人心事到紅葉。 嬌蓮相對欲語,奈蓮莖有刺,愁不成折。天上歡期,人間巧意,今夜明河如雪。新寬帶結。想寶篆頻溫,翠奩低揭。霧濕云鬟,淺妝深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