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送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五首 其五
溪中士女出笆籬,
溪上鴛鴦避畫旗。
何處人間似仙境,
春山攜妓采茶時。
溪中士女出笆籬,
溪上鴛鴦避畫旗。
何處人間似仙境,
春山攜妓采茶時。
溪水邊的男女百姓走出籬笆,溪水上的鴛鴦避開了畫旗。人間哪里有像仙境一樣的地方呢?就是春天在青山中帶著歌妓一起采茶的時候啊。
士女:指男女百姓。
笆籬:即籬笆。
畫旗:有彩繪的旗幟,這里指韓七中丞出行的儀仗。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可能是詩人在洛陽送韓七中丞前往吳興,看到當地的一些場景有感而發。在唐朝,文人雅士有攜妓游玩等活動,且吳興茶葉聞名,詩中描繪的場景可能是當地的一種生活寫照。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春天山間采茶的美好場景,其突出特點是意境優美,語言自然。展現了當時文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唐代詩歌對生活細致描繪和對美好事物的歌頌。
西涯宅廢水空存,又叩禪扉訪墓門。
病衲斜陽剪榛莽,老羝秋雨嚙松根。
僅留詩句傳湖海,無復齏鹽計子孫。
三百年來誰過問,暮鴉黃葉畏吾村。
分茅禮重瑤墀命,視草廷遴玉署郎。
漢室河山申帶礪,楚天旄節動瀟湘。
云深巫峽疑神女,風起蘭臺對大王。
覽勝多君傳寡和,緘情應屬雁來行。
寒日下高木,照見女幾山。
豺虎聲相聞,何人當九關。
?蝓斗未已,攻破蚯蚓竅。
傍有食氣翁,抱膝獨長嘯。
短埼飛雪,別浦流云,暮天涼意初覺。野色遙連,暗隔斷、紅香城郭。
刻意尋秋,不堪愁鬢,等閒迷著。憶扁舟舊隱,月落潮生,游情倦,風波惡。
江亭記得春歸,正迷離萬綠,雨潤闌角。短笛聲催,愁更說、蹋青前約。
最憐是、驚鷗斷雁,聚影澄潭怨漂泊。付與霜楓,冷紅獨舞,媚西風簾幕。
珠躔回碧落,絳燎燭青規。瑣闥瓊簽度,層臺玉漏移。
納新皇澤普,順節圣情怡。萬宇長安陌,鄉儺集此時。
秘掖楯軒嚴萬戶,慶宵躔次會三辰。
丹闈肅穆猶凝夕,佳氣蔥瓏漸報春。
調歷自將穹厚永,圣辭常與歲時新。
送寒旁磔迎和令,率土群生仰昊旻。
新貴九遷三接,
故交百不一存。
老子進爵曰子,
小孫娶婦生孫。
手托庵門便放憨
千鈞重擔要人擔
寥寥坐斷孤峰頂
云衲相從晝夜參
馬頭江上始維舟,
十七年間又此游。
一塔負洲迎棹立,
兩山凝黛斗波柔。
百尺麗譙俯暮原,黃河捲雪擁蛟門。
朱仙祠廟青松冷,艮岳風霾白日昏。
華表定留千載恨,靈旗難返九招魂。
寒鴉斜照蒼茫外,酹酒長懷國士恩。
春色淚痕邊。日短江湖白發前。
錦席淹留還出浦,回船。忽漫相逢是別筵。
萬一故人憐。老去新詩誰與傳。
古往今來皆涕淚,風煙。信有人間行路難。
屋后一枯池,夜雨生波瀾。
勿言一勺水,會有蛟龍幡。
物理無定資,須臾變眾竅。
男兒未蓋棺,進取誰能料。
夜色涼侵簟,蕭然四壁陰。
短墻猶月色,虛竹有龍吟。
云臥耽幽徑,天清空梵音。
惟余元勝理,習靜對遙岑。
泥黦棕鞋雨墊巾,閑游又送一年春。
長歌聊對圣賢酒,羸病極知朝暮人。
廢堞荒郊閑吊古,朱櫻青杏正嘗新。
桃源自愛山川美,未必當時是避秦。
秋來何物最關心,籬滿黃花橘滿林。
一藝未成慚夙志,千詩寄意記幽音。
奇文過眼聊成誦,奧義連篇費苦尋。
讀倦焚香欣獨坐,不時悅耳聽幽禽。
江東老子惠之和,
九錫牛車慍蔡婆。
不殺伯仁君信否,
澹然推分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