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四威儀 其二
住,
晉朝古寺,無米無鹽無醋。
歲歲遍乞諸鄰,三百六十馀度。
住,
晉朝古寺,無米無鹽無醋。
歲歲遍乞諸鄰,三百六十馀度。
居住在晉朝留下的古寺里,寺中沒有米、鹽和醋這些生活必需品。每年都要向鄰居們乞討,一年要乞討三百六十多次。
住:這里指在古寺中居住。
晉朝古寺:表明寺廟歷史悠久,建于晉朝。
度: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作者生活在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寺中,當時寺廟物資匱乏,生活條件艱苦。作者可能是一位僧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堅守修行,創作此詩以記錄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古寺清苦生活。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但能讓后人了解當時寺廟僧人的生活狀態。
荊門不堪別,
況乃瀟湘秋。
何處遙望君,
江邊明月樓。
沅溪夏晚足涼風,
春酒相攜就竹叢。
莫道弦歌愁遠謫,
青山明月不曾空。
霜天留后故情歡,
銀燭金爐夜不寒。
欲問吳江別來意,
青山明月夢中看。
角鷹初下秋草稀,
鐵驄拋鞚去如飛。
少年獵得平原兔,
馬后橫捎意氣歸。
聞道將軍破海門,如何遠謫渡湘沅。
春來明主封西岳,自有還君紫綬恩。
青鸞飛入合歡宮,
紫鳳銜花出禁中。
可憐今夜千門里,
銀漢星回一道通。
單于雖不戰,都護事邊深。
君執幕中秘,能為高士心。
海頭近初月,磧里多愁陰。
西望郭猶子,將分淚滿襟。
花映垂楊漢水清,
微風林里一枝輕。
即今江北還如此,
愁殺江南離別情。
牧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
蕭條愁殺人,蟬鳴白楊樹。
回頭望京邑,合遝生塵霧。
富貴安可常,歸來保貞素。
勝景門閑對遠山,
竹深松老半含煙。
皓月殿中三度磬,
水晶宮里一僧禪。
刈蘆曠野中,沙土飛黃云。天晦無精光,茫茫悲遠君。
楚山隔湘水,湖畔落日曛。春雁又北飛,音書固難聞。
謫居未為嘆,讒枉何由分。午日逐蛟龍,宜為吊冤文。
翻覆古共然,名宦安足云。貧士任枯槁,捕魚清江??。
有時荷鋤犁,曠野自耕耘。不然春山隱,溪澗花氤氳。
山鹿自有場,賢達亦顧群。二賢歸去來,世上徒紛紛。
鐵馬胡裘出漢營,
分麾百道救龍城。
左賢未遁旌竿折,
過在將軍不在兵。
落日山水清,亂流鳴淙淙。舊蒲雨抽節,新花水對窗。
溪中日已沒,歸鳥多為雙。杉松引直路,出谷臨前湖。
洲渚晚色靜,又觀花與蒲。入溪復登嶺,草淺寒流速。
圓月明高峰,春山因獨宿。松陰澄初夜,曙色分遠目。
日出城南隅,青青媚川陸。亂花覆東郭,碧氣銷長林。
四郊一清影,千里歸寸心。前瞻王程促,卻戀云門深。
畢景有余興,到家彈玉琴。
青苔常滿路,流水復入林。
遠與市朝隔,日聞雞犬深。
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
嘯傲轉無欲,不知成陸沉。
玉帛朝回望帝鄉,烏孫歸去不稱王。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
北海陰風動地來,明君祠上望龍堆。髑髏皆是長城卒,日暮沙場飛作灰。
龍斗雌雄勢已分,山崩鬼哭恨將軍。黃河直北千余里,冤氣蒼茫成黑云。
因嫁單于怨在邊,蛾眉萬古葬胡天。漢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無草木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