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居
青苔常滿路,流水復入林。
遠與市朝隔,日聞雞犬深。
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
嘯傲轉無欲,不知成陸沉。
青苔常滿路,流水復入林。
遠與市朝隔,日聞雞犬深。
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
嘯傲轉無欲,不知成陸沉。
青苔常常鋪滿道路,流水又流入山林。這里遠離了城市和朝堂,每天都能在幽深之處聽到雞犬之聲。心中有著隱居山林的悠遠情思,也有對湖海的渺遠遐想。縱情長嘯、傲然自得間欲望漸漸消散,不知不覺仿佛已被塵世遺忘。
市朝:指爭名逐利的場所,這里代指塵世、官場。
寥寥:形容思緒悠遠。
渺渺:形容悠遠、渺茫。
嘯傲:指逍遙自在、放歌長嘯。
陸沉:比喻隱居,也有被時代所遺忘之意。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處于對官場的厭倦或對寧靜生活的向往,選擇隱居山林。在隱居期間,詩人感受到了遠離塵世的寧靜與自在,從而創作了這首詩來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和淡泊名利的情懷。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追求自然、遠離世俗的精神追求。
客星又轉作魁星,蚤應文科策漢庭。紫氣初來朝北極,長鹍一奮刷南溟。
楠岸祖居今寂寞,舊門還向赤山頭。夢回淚濕春衫袖,人與赤山相對愁。
烱烱出萬壑,冰壺縣清秋。孰與玉瓚中,穆然養黃流。孤松高半天,蘭芷復過幽。看君最雍容,柰何短自謀。
兩年懷抱值君開,聞說京華首重回。天上故人難再見,世間岐路轉堪哀。孤舟落日三江口,遠客浮云萬里臺。南斗尺書相望切,暮天鴻雁幾時來。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文殊普賢,泥豬疥狗。
扁舟欲向山陰去,端為林泉作此行。不獨卷中攜栗里,還于句里得淵明。風煙幻出元暉畫,林壑天然碩父詩。只似無心云出岫,輪囷蕭索更多姿。
種柏東城次第高,便驚蒼翠映霞朝。有心解報公封植,不學群芳艷易凋。
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
陶公羲皇人,濟世心復苦。違時棄經綸,養節薄簪組。微言寄簡策,容色尚可睹。昔人云已邈,之子蹈前矩。林園發新詠,往往見肺腑。以置彭澤中,識者昧去取。匪直英華美,秉心亦猶古。駑馬出大宛,縶之在漢闥。長鳴眷西極,萬里走空闊。物老德不稱,筋衰力先奪。繁陰盛淫雨,修途濘不達。側首見驊騮,塵中問饑渴。言戀父母國,已恐貳師拔。踟躕立長坂,淚雜溝中沫。苜蓿未可希,生芻欲歸秣。
杳杳芝田館,凄凄萼綠花。笑仙源難覓,無處著靈槎。倩誰遺青玉案,盼不到碧云車。空惹得乍涼時,歡夢落天涯。幾多臨水驛,回首長風沙。斷魂千里,想應門掩枇杷。嘆年來,本是紅墻銀漢,休嫌三十六峰遮。
疏庸久荷圣明知,卻恨非才貿盛時。三晉云山應識我,兩京議論竟歸誰。閒尋平子歸田賦,懶誦靈均問卜辭。渭樹江云嗟契闊,何當一醉習家池。
面面青山段段云,群鴉聲里記朝曛。風前櫛發憑誰握,燈下哦詩只自聞。春去庭花空落子,天回星斗始成文。窮愁最有虞卿夢,操筆踟躕問典墳。
射獵歸來血濺刀,長風半度野云高。綠楊陰里彎弓駐,搖曳山花照錦袍。
西唐中州秀,秀出金芙蓉。因君棱層姿,每憶西唐峰。自君正清卿,接之吾眼明。見君如見山,矻然兩棱層。北鳥無越想,南翎快朔征。自得開籠去,安知羈鳥情。
結茅深樹里,人跡久寥寥。開徑成三益,臨池種萬蕉。羨君真隱逸,與物共逍遙。一別經年見,怡然慰采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