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書事十三首 其十三
飯了從容古寺前,
杖藜閑倚聽清泉。
因看一則鄰僧話,
攪卻老夫中夜眠。
飯了從容古寺前,
杖藜閑倚聽清泉。
因看一則鄰僧話,
攪卻老夫中夜眠。
吃完飯在古老的寺廟前悠然漫步,拄著藜杖悠閑地靠著聆聽清泉流淌的聲音。因為看到了一則和鄰僧有關的話語,攪得我半夜都無法入眠。
從容:悠閑舒緩的樣子。
杖藜:拄著藜杖。藜是一種植物,莖可以做拐杖。
中夜:半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能推測詩人身處寺廟周邊,可能是在一次寺廟之行中,生活的閑適與偶然看到的鄰僧話語產生碰撞,從而有感而發。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詩人能有這樣悠然的生活狀態和心境去感受、思考。
這首詩主旨圍繞詩人生活中的小插曲,展現了閑適生活中因一點思緒而產生的內心波動。其特點是質樸自然,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體現了宋代一些文人細膩的生活感悟。
慮遠無如靜,茲軒得地幽。
一官雖智效,萬仞更心游。
風月趨吟筆,乾坤入坐籌。
延英期上對,豈是為身謀。
秦法雖甚苛,秦吏若猶拙。
山林不數里,俾爾逃得脫。
予觀后世事,政役火烈烈。
茍非為鬼神,何計避羈紲。
師皇今在御,百事咸均節。
常披詔書意,苦念生財竭。
誰能將順者,所望在賢哲。
無使峰中人,笑我民屠裂。
密雪穿窗入,孤燈向壁光。
老來人不覺,夢繼酒猶香。
世事休思慮,年華任短長。
朽株難長育,空此見春陽。
騷人得助是江山,千里幽懷一憑欄。
野色豈唯春晚秀,天風長似月邊寒。
身閑暫覺塵埃遠,境勝才知宇宙寬。
祗恐仙壺提挈去,不教凡眼醉中看。
韓偓當年赴七閩,舟行過此倍凝神。
江邊石上知誰處,綠戰紅酣別是春。
往事幾多書不記,仙源依舊地無塵。
花光柳色今何限,更有才人勝古人。
牛斗光芒下,江山形勝中。
招提萬法本,靜照一堂空。
花木含春意,門庭語古風。
支郎丐詩什,愧匪二南工。
牡丹名品眾,特地盛于今。
西子含羞甚,東君著意深。
障行施爛錦,屋貯用黃金。
妾婢群花卉,那能不妬心。
禁煙故事存遺俗,改火平時有舊章。
縱道齊民皆按堵,堪驚烜氏昧修方。
晨炊已絕供賓饌,春酒何來獨酌觴。
不似前年為客日,富鄰猶許借余光。
君來別我向番陽,時節初春曉尚霜。
茶褐園林新柳色,鹿胎田地落梅香。
此行硯席多知己,是處樓臺可舉觴。
只恐詔書非久下,槐花又在眼前黃。
嗟爾羽蟲類,昂然冠距麄。
徒為識昏曉,猶未免庖廚。
年少苦令鬭,主人頻見呼。
寧思避弋者,天外去鴻孤。
俗人無心胸,貴偽不貴誠。口吻當文學,犇走成名聲。
之子出蒿萊,行潔業且精。中美未外發,樸質亡華英。
持此向廣眾,詎免笑與憎。況復覓薦舉,路險豈易行。
所愿天命泰,因之主者明。牙弦一鼓時,鐘子耳必傾。
五門門里觀,松檜日蕭疎。
道話忘心境,仙歌作步虛。
壇場高突兀,廊廡四紆余。
世事多紛擾,君心定了如。
一春憂旱熯,田里欲蹉跎。
正合為霖望,翻成擊壤歌。
風緣簾隙至,云壓舍簷過。
大尹今朝喜,應同野老多。
半刺侯藩重,臨邛驛路賒。
將經灞陵樹,先看洛陽花。
土物張騫竹,民封卓氏家。
為君傷遠目,日日斷褒斜。
典學淡無味,畏涂來幾程。
舉家應好事,努力為求名。
馨膳南陔遠,運環昨夢驚。
壽觴何以薦,經術抵金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