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黃承伯
君來別我向番陽,時節初春曉尚霜。
茶褐園林新柳色,鹿胎田地落梅香。
此行硯席多知己,是處樓臺可舉觴。
只恐詔書非久下,槐花又在眼前黃。
君來別我向番陽,時節初春曉尚霜。
茶褐園林新柳色,鹿胎田地落梅香。
此行硯席多知己,是處樓臺可舉觴。
只恐詔書非久下,槐花又在眼前黃。
你前來與我告別,要前往番陽,正值初春時節,清晨還有寒霜。園林呈現出茶褐色,新柳已顯嫩綠,田地如鹿胎般,彌漫著落梅的清香。你此次前往,書案旁會有很多知己,到處的樓臺都能舉杯暢飲。只是恐怕不久后詔書就會下達,到那時,槐花又會在眼前變黃。
番陽:今江西鄱陽。
茶褐:像濃茶一樣的褐色。
鹿胎:形容田地的顏色如同鹿胎的顏色。
硯席:指書案,引申為學習或交往的地方。
舉觴:舉杯飲酒。
詔書:皇帝頒發的命令。
槐花黃:唐代有“槐花黃,舉子忙”的俗語,指舉子們忙于科舉考試的時節。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處于初春,友人黃承伯要前往番陽。可能當時科舉考試臨近,詩人期望友人能在科舉中有所成就,在送別時寫下此詩。
這首送別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表達祝愿。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景色描寫與情感表達融合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送別詩借景達情的傳統特色。
河漢吞聲自請平,冷光橫絕見長庚。驟揮戈去日西墜,觸折柱來天北傾。威控望舒延苦戰,勢微滕六縱疑兵。若非不是云龍變,一舉誰收萬古名。
海外蘇長帽,歸來寫墨君。清風掃寰宇,高節抗浮云。寂寂鳶爭腐,翩翩鳳作群。消沉傷往事,扶植在斯文。杰閣從今建,遺蹤冀后聞。我持東海杓,聊洗舊塵氛。
回嵐洞壑玉參差,滿地濃陰日影遲。寂寂柴門云自合,深深灌木鳥仍窺。滄浪唱晚空天地,綠綺尋幽過竹籬。豈是柴桑歸去者,時臨清淺賦新詩。
王畿千里近,御苑四時春。苜蓿能肥馬,葡萄不醉人。袞衣明日月,關塞絕風塵。古有官名諫,今無事可陳。
鏞州慚父老,扶杖結良緣。千載營新序,一經泣舊園。黃庭無駐口,白發未垂肩。使者旌高義,鄉人奉上賓。無端勤畏壘,有意訪林泉。嶺月隨君去,何妨枕石眠。
露蘭煙柳,綴啼珠成串。做弄傷春舊池館。對流紅、別緒欲寄還休,何況又、夢里行云路斷。隔年沉恨在,蠹壁珠絲,空鎖金徽十三雁。莫漫問芳游,饾饤陰晴,憐花病、燕鶯都懶。更怪雨盲風逼人來,剩一角殘山,黛眉休展。
在山亦名小草,辭釣卻喚陽鱎。何似一群鸞鶴,飽吃鰍鱔翀霄。
席門君自掩,乘興一相過。老去才名大,人來問字多。巷深秋草長,城近午煙和。貧賤閒身得,無勞學醉歌。
淮南江北半胡兵,想見春風戰血腥。無復良辰修祓禊,空將新火發兜零。
旭日散林霏,澄波銜山影。離城才幾許,已覺非人境。侵階雨氣潤,攪樹風力猛。采采園中蔬,盈盈水中荇。更覓前溪魚,垂竿移舴艋。占年慰夙期,刺水秧千頃。幾杖松壇幽,雞犬柴門靜。幸逢素心人,高談白日永。
二月鶯聲最好聽,風光終日在湖亭。清宵酒壓楊花夢,細雨燈深孔雀屏。情在綢繆歌白苧,心同慷慨贈青萍。方平自得麻姑信,從此人間見客星。
農村八月最清幽。雙季稻,已豐收。偶來子舍駐吟眸。野老意綢繆。相見語,多得幾天留。
禮豈為吾設,短褐自雍容。譬如金谷荒苑,焉得鎖春風。一片落紅飄謝,萬里綠潮噴灑,光景古來同。醉里吳王滅,西子五湖東。弄扁舟、披散發、過離宮。此生能幾兩屐,人世幾丘峰。解道滄浪水濁,可以濯吾泥足,歌嘯月朦朧。夢寐長江闊,天地有孤鴻。
以蠟人為驗,病翼棲蘆。以鐵彈子為驗,困鱗止濼。徑山不然,一箭雙雕落。
侯門不肯禮儒生,年少元戎更不情。此際賀蘭山下路,西風落日檻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