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其三 韓公圭近有提舉廣東市舶之命,假道清江,執別年馀,忽爾相逢,喜甚,因賦是詞云
我入三摩地,人疑小有天。君王送老白云邊。不用丹青圖畫、上凌煙。
喜攬澄清轡,能同載酒船。相逢忽謾別經年。好是兩身強健、在尊前。
我入三摩地,人疑小有天。君王送老白云邊。不用丹青圖畫、上凌煙。
喜攬澄清轡,能同載酒船。相逢忽謾別經年。好是兩身強健、在尊前。
我已進入超凡境界,人們都懷疑我身處仙境。君王讓我在白云邊安度晚年,不用再靠丹青畫像登上凌煙閣。很高興你能有澄清天下之志,還能與我同乘載酒之船。忽然相逢,沒想到一別已過多年。好在你我二人身體康健,能在酒杯前相聚。
三摩地:佛教用語,意為正定,此處指超凡的境界。
小有天:道家稱仙人所居的勝境。
凌煙:即凌煙閣,唐太宗為表彰功臣而建,繪有功臣畫像。
攬澄清轡:典出《后漢書·范滂傳》,指有澄清天下之志。
韓公圭即將赴廣東市舶提舉之任,途中經過清江,與詞人分別一年多后重逢。詞人有感于此,寫下此詞。當時詞人可能已看淡功名,處于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而友人則有新的仕途機遇。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超脫名利的心境和與友人相逢的喜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既有出世的豁達,又有入世的期許。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南宋時期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莫問衰殘質,流光速可悲。
寸心修未了,長命欲何為。
坐臥身多倦,經行骨漸疲。
分明說此苦,珍重竺干師。
晝公評眾制,姚監選諸文。
風雅誰收我,編聯獨有君。
余生終此道,萬事盡浮云。
爭得重攜手,探幽楚水??。
晨午殊豐足,伊何撓肺腸。
形容侵老病,山水憶韜藏。
必謝金臺去,還攜鐵錫將。
東林露壇畔,舊對白蓮房。
夢繞嵯峨里,神疎骨亦寒。
覺來誰共說,壁上自圖看。
古翠松藏寺,春紅杏濕壇。
歸心幾時遂,日向漸衰殘。
病起見衰葉,飄然似我身。
偶乘風有韻,初落地無塵。
縱得紅霑露,爭如綠帶春。
因傷此懷抱,聊寄一篇新。
早向文章里,能降少壯心。
不愁人不愛,閑處自閑吟。
水國云雷闊,僧園竹樹深。
無嫌我衰颯,時此一相尋。
莫問疎人事,王侯已任伊。
不妨隨野性,還似在山時。
靜入無聲樂,狂拋正律詩。
自為仍自愛,清凈里尋思。
莫問野騰騰,勞形已不能。
慇懃無上士,珍重有名僧。
坐覺心心默,行思步步冰。
終歸石房里,一點夜深燈。
萬事皆可了,有詩門最深。
古人難得志,吾子苦留心。
野疊涼云朵,苔重怪木陰。
他年立名字,笑我老雙林。
畢竟擬何求,隨緣去住休。
天涯游勝境,海上宿仙洲。
夢好尋無跡,詩成旋不留。
從他笑輕事,獨自憶莊周。
莫問伊嵇嬾,流年已付他。
話通時事少,詩著野題多。
夢外春桃李,心中舊薜蘿。
浮生此不悟,剃發竟如何。
病起見庭栢,青青我不任。
力扶干瘦骨,勉對歲寒心。
韻謝疎篁合,根容片石侵。
衰殘想長壽,時倚就閑吟。
病起見王化,融融古帝鄉。
曉煙凝氣紫,晚色作云黃。
四野歌豐稔,千門唱樂康。
老身仍未死,猶詠好風光。
?湖唯上貢,何以惠尋常。
還是詩心苦,堪消蠟面香。
碾聲通一室,烹色帶殘陽。
若有新春者,西來信勿忘。
病起見圖畫,云門興似饒。
衲衣椶笠重,嵩岳華山遙。
命在齋猶赴,刀閑發盡凋。
秋光漸輕健,欲去倚江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