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燈口號十首 其六
珠絡琉璃到地垂,鳳頭銜帶玉交枝。君王不賞無人進,天竺堂深夜雨時。
珠絡琉璃到地垂,鳳頭銜帶玉交枝。君王不賞無人進,天竺堂深夜雨時。
可憐桃葉渡,落日行人暮。
雙槳打清波,春風緩送桃葉過。
祇今桃葉渡頭稀,艇子江頭歸不歸。
種德不在大,
至誠天所親。
但能存一念,
何用活千人。
經笥儒風遠,
香山句法新。
功名付兒輩,
不必在吾身。
業岫停陰潤,遙空結層冥。
好雨東南來,媚我園中英。
下瀉方池水,清文自然生。
荷蓋亭亭出,圉鬣亦縱橫。
中有雙游鶩,延頸發歡鳴。
幽壁青莓苔,枯荔蒙其榮。
大小各自私,焉知皇澤平。
舉爵吟微謠,聊以寫余情。
微雨中稍懌,按畦披榛莽。
群秀欣相托,悠然動真賞。
帙掩且罷開,尊來不虛往。
半酣凌層島,冀以弘遐想。
屯陰彌在目,大埏無隙朗。
回看墻東蔓,胡乃先蕙長。
習習籠中翼,終成怨初網。
手辟山莊號假緣,
壬寅乃是落成年。
堂深燕寄安祥夢,
井闊蛙窺廣大天。
掃榻曾留新學士,
題楹羞襲舊春聯。
竹頭木屑勤收拾,
易被旁人笑我顛。
九真象郡吾南土
秦漢以前既版圖
一自三楊倡議后
珠崖永棄不還珠
一州斗大負將軍,龍去崖門冷陣云。
并代汗青丞相節,全家葬碧使君墳。
艱難殘局英雄淚,零落遺碑吊客文。
千古韓江嗚咽水,鳳城東畔送斜曛。
道是生姜樹上生,
不應一世也隨聲。
暮年受用堯夫語,
莫與張程幾個爭。
久從云共商,稍與霰相和。
初看稀可數,漸覺多難奈。
如塵塞道起,似塊當空墮。
練搗萬家砧,糠揚千廩簸。
學舞勢僛僛,爭輝明瑳瑳。
昆嶺玉成灰,閩溪茶出磨。
瘠土總生腴,衡門亦堆貨。
樵蘇帶粉檐,芻稈如冰剉。
朱轂化瑤車,華鞍變氈坐。
兒看廢晨誦,犬走妨宵臥。
漫天一遠近,蓋地均坎坷。
改卻松篁青,遮盡糞壤涴。
獨有井成穿,惟馀江帶破。
處處作花衢,家家產鹽課。
銀富不憂貧,米多寧患餓。
比興豈無因,賤貧聊自賀。
家人扶上錦城頭,
蜂蝶團中爛熳游。
報答春光須小醉,
紅云洞里按伊州。
岷峨東下江水長,遠從井絡來吳鄉。奔濤萬里始一曲,古之天塹維朱方。北界中原壯南紀,魚龍日月相回翔。中流一島號浮玉,登高眺遠何茫茫!
長空飛鳥去不盡,江海一氣同青蒼。山外兩峰遠奇絕,雙闕屹立天中央。左江右海辨云氣,如為八裔分紀疆。江流到此一縛束,早潮晚汐無披猖。燭龍曉日出云海,山光照曜連扶桑。
年來海戍未停罷,峨舸大艦來汪洋。胡豆洲前起烽火,徒兒浦上披裲襠。古聞京口兵可用,寄奴一去天蒼涼。
我愿此山障江海,七閩百粵為堤防。作歌大醉臥巖石,起看江月流清光。
盡道吾廬登陟難,
上人得得到相看。
莫言無物堪延待,
也有茶澆舌本乾。
老可筼筜谷里游,大蘇清夢繞黃樓。傳神今有真仙筆,分得彭城一半秋。
重重晴影覆窗紗,彷佛瀟湘水上家。帝子不來秋已暮,飄搖鳴佩渺天涯。
園林旬始涉,秋徑水潺湲。
積雨欣初霽,涼風吹遠天。
寒山含夕照,孤竹靄馀煙。
暫息茅亭下,醉吟疏柳前。
愛栽竹樹愛栽花
新筑船軒傍石斜
古廟炷香知某客
半山搖扇望吾家
閒看紅袖穿林去
可著冰紈作畫誇
說似渠儂應未信
詩翁煩惱政如麻
柏臺尊獨坐,蘭省履中樞。霜氣千林肅,泉流萬派輸。安危憑碩望,獻納藉吁謨。
錦里洵云樂,蒼生早待蘇。陪京湯沐重,往籍版圖存。物力惜南國,葵心映曉暾。斗旋杓自遠,莖直露猶蕃。林壑寧長戀,蒲輪早拜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