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吊宋安撫使摧鋒寨正將馬發墓
一州斗大負將軍,龍去崖門冷陣云。
并代汗青丞相節,全家葬碧使君墳。
艱難殘局英雄淚,零落遺碑吊客文。
千古韓江嗚咽水,鳳城東畔送斜曛。
一州斗大負將軍,龍去崖門冷陣云。
并代汗青丞相節,全家葬碧使君墳。
艱難殘局英雄淚,零落遺碑吊客文。
千古韓江嗚咽水,鳳城東畔送斜曛。
小小的潮州城辜負了馬發將軍,自崖山海戰后南宋滅亡,陣云也變得清冷。馬發的氣節堪比史冊中并州、代州的忠臣義士,他與全家殉國的忠骨安葬于此。面對艱難的殘局,英雄的血淚令人心酸;看著零落的墓碑,寫下這篇吊文。韓江的流水千古嗚咽,在鳳城東邊送別西沉的夕陽。
金山:潮州金山,馬發墓所在地。
宋安撫使摧鋒寨正將:馬發的官職,南宋抗元將領。
斗大:形容州城狹小,此處指潮州。
龍去崖門:指1279年南宋在崖山海戰中滅亡,陸秀夫背幼帝投海。
并代:并州、代州(今山西一帶),借指古代邊防要地的忠烈之士。
汗青:史冊。
丞相節:指文天祥等南宋丞相的忠節氣概。
葬碧:指殉國,埋骨青山。
使君:對馬發的尊稱。
韓江:潮州母親河,流經金山。
鳳城:潮州別稱。
此詩為憑吊南宋抗元名將馬發而作。馬發在元軍攻潮時率軍民死守,城破后全家殉國。詩中背景緊扣南宋末年崖山敗亡的歷史,作者通過吊墓追思,再現了宋末忠臣力挽殘局的悲壯。
全詩以吊墓為線索,將個人忠烈與國家存亡相勾連,既歌頌馬發“全家葬碧”的忠勇,又感慨南宋“艱難殘局”的無奈,是一首兼具歷史深度與情感力度的懷古詩,凸顯馬發在潮汕抗元史上的英雄地位。
淺薄尋常愧伐檀,衰麻才脫報遷官。清華玉署非常選,可識當時下筆難。
幾回悵望隔云端,青雀終飛竟夕寒。秋菊春蘭艱具并,錦鱗繡羽各傷殘。蕭齋遲日蓬心斷,幽壑長年桂葉丹。后夜月明南海上,瑯玕千樹任棲鸞。
一疊青松一疊煙,橫鋪平野有無間。真成萬丈鵝溪絹,畫出江西秋曉山。
浮舟泛泛清秋里,日色微溫風略起。好水好山看不窮,使人長憶人民幣。
繡衣使者愛清才,江表秋風一鶚來。曾掌圖書登策府,又陪驄馬入蘭臺。幕中婉畫須時出,坐上青樽為客開。況是會稽山水好,題詩應上小蓬萊。
分明李杜雖同世,見面何如直見心。稍稍詩存賦比興,寥寥人有去來今。一身萬里長為客,二句三年費苦吟。雨后江村沙路穩,何時騎馬定相尋。
十里崖云古色黃,白龍高映玉臺光。山僧莫信閒饒舌,那得神仙此處藏。
白雁黃花處處秋,鮑山風雨獨登樓。忽驚返照湖中出,轉見孤城水上浮。多病恰堪成臥隱,濁醪真足抵窮愁。先生懶作東籬會,可但交情老自休。
大漠雪漫漫,胡風入箭瘢。平明沒馬足,半夜折旌竿。聲疊鼓鼙暗,光添劍戟寒。鐵衣三十萬,誰不憶長安。
胸中治國計誰良,只有休兵是秘方。肯為八荒開壽城,能仁須號大醫王。
少小結游俠,長大慕豪英。六郡已脫籍,三輔乃有聲。藏活以百數,脫死常獨行。風沙撲馬首,關月候雞鳴。將軍言郭解,公子拜侯嬴。彼非有一命,權可當專城。所以奇節士,慷慨說捐生。大笑東家兒,殺人隱姓名。
十里南田去郭賒,不因無事卻移家。才分宿火添香炷,又酌山泉煮茗華。
送子炎方去,臨岐發永嘆。如何醫國手,祇作理財官。海晏商帆盛,風清客枕安。番禺天不遠,佳譽徹朝端。
碧嶂排空隔世塵,幾家雞犬自相親。種桃底事臨溪水,惹得漁郎來問津。
欲出家園意萬端,幾煩飛札下長安。春風坐里雙尊綠,添得西州淚不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