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錦亭 其二
枌社交陰舊有緣,蹇驢那得到亭前。青山謝傅攜樽地,白水錢王守冢田。尚友詩書廑暇日,養親豚韭樂豐年。異時駟馬榮歸里,虛左相迎更可賢。
枌社交陰舊有緣,蹇驢那得到亭前。青山謝傅攜樽地,白水錢王守冢田。尚友詩書廑暇日,養親豚韭樂豐年。異時駟馬榮歸里,虛左相迎更可賢。
白云深處獨移家,三徑蕭條兩鬢華。
授訣已知還九煉,尋僧又欲演三車。
新題遍石間生篆,古水經秋亦著花。
老去笑君逃未得,初衣猶自染煙霞。
閒身故得訪云林,泉石依稀尚可尋。
落木如今寒路色,蒼山終古野人心。
松風曳磬飛霜瀑,草露留花上葦襟。
每到便生巖谷志,冷梅香徹石床陰。
策我紅藤杖,開君白版扉。
山亭棕樹暗,石磴枳花飛。
小隱偏危帽,幽尋尚氎衣。
此時足蝦菜,江口子魚肥。
衙池乾蓱秋縱橫,荒園曙禽催客行。
連檣三日造我闥,破履蹋木聲彭鏗。
怪翁七十發未白,談琴讀畫有氣力。
長松倚壑回春容,老鶴盤霄健秋翮。
武昌城外長江流,摶沙一聚風馬牛。
作詩贈翁翁憶我,隆中山北峴山頭。
榮木攸攸,春光在茲。宛其悴矣,孰能戀之。今我不樂,將復何時。光陰之速,瞬息乎而。
榮木欣欣,雨露培根。天之生物,栽者斯存。而我何為,棲此衡門。由由與偕,薄夫為敦。
嗟彼君子,所居無陋。卜鄰伊何,人惟求舊。道充為貴,學足為富。于焉內省,庶幾無疚。
晉室之輔,有葉未墜。如履薄冰,兢兢其畏。世無伯樂,鹽車伏驥。況彼參母,亦惑三至。
世豈無全德,今猶見古人。
大圭非刻畫,天醴自清醇。
未說功名地,猶令宇宙春。
蒼茫何處覓,丹素豈精神。
憶昨泊潯陽,躡屩登廬山。中途乃卻走,風雨相追奔。
飄飄清夜夢,長繞香爐煙。扁舟捷于鷺,拍浪棲吳門。
觥觥林丈人,持節撫此民。威惠既摩刜,文章括流源。
銀燭為我張,酒杯能使溫。圖史出奇{匚曶},手眼羅球珍。
就中書律精,批引勞繩斤。為言當代筆,惟有東武尊。
欣然出緹襲,相與參骨筋。橫幀若云舒,細字宛珠連。
真韻澹逾即,古光深可捫。淵哉書意遠,氣如敷淺原。
頡頏五岳形,吐納九派川。知其心手際,涵抱氣化元。
適然寫此記,意象宛肖焉。心神我已移,面目喜遇真。
平生嗜八法,頗亦厭拘牽。安得萬里景,歸此一捥懸。
行觀海門潮,更袖岱岳云。登峰欲造顛,?水當求津。
請看汶領游,諄諄果其緣。山陰有法乳,何日許重論。
來何緩緩去匆匆,朱角門西小院東。
一剪晴波勞遠送,兩番平視竟通融。
神情意致都閑雅,坐立行時不茍同。
那似小家羞澀態,見人先自下簾櫳。
不才脆弱自天全,亦既它憐復自憐。根托器盛宜瘦小,葉從心展看芳鮮。近聽似有秋聲遠,側卷都無露點圓。時把短屏遮鳳尾,不教細字上蠻箋。
尺水涵空鏡不塵,晚秧疏密政亭勻。葉膏微雨潛分潤,手櫛鮮風不厭頻。萬斛堂堂嗟既沒,數莖矗矗喜懷新。缽盂只靠家田飯,薄享無功弗愧人。
曾隨劉阮醉桃源,未省人間欠酒錢。
一領布裘權且當,九天回日卻歸還。
鳳茸襖子非為貴,狐白裘裳欲比難。
只此世間無價寶,不憑火里試燒看。
玉蟲寒滴。照落梅簾戶,淺春猶隔。惻惻生衣,迢迢促漏,人定水沈煙直。做成情味苦長,忍俊鏡奩顏色。倦吟罷、伴西樓墜月,今夜愁客。
歡跡。忍淚憶。幾許舊家,點檢閒簫笛。鳳屧輕塵,鸞釵密緒,吟入怨紅悽碧。也思尋夢去,花外路、何曾經歷。睡未著,又一襟、亂愁無隙。
罨畫池邊小釣磯,垂竿幾度到斜暉。
青蘋葉動知魚過,朱閣簾開看燕歸。
歲晚官身空自閔,途窮世事巧相違。
邊州客少巴歌陋,誰與愁城略解圍。
平生好攻禪病,不知病是道源。要知道源端的,直須陸地行船。
因思大唐裴相國作圓覺經一序,一字一義,聳動人天。
又思本朝溫國公制解禪頌六篇,一褒一貶,口業昭然。
匪伊自絕夙種,佛亦不度無緣。
數日東風欺病骨,
侵凌曉色作輕寒。
客來坐久無談柄,
共看游絲上井欄。
我愛陶淵明,超然遺世想。
一奏無弦琴,妙曲寄玄響。
翛然聽以氣,萬籟應諸掌。
舟車就所便,丘壑信孤往。
泉涓木欣欣,酌酒助俯仰。
酣醉頹云煙,舒嘯逸羅網。
斯人孰可見,夢寐期佛彷。
兀如南山松,亭亭植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