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野泊
渺渺西風蘆荻洲,崆峒云物望中收。
一天殘照生鴉背,滿目青山畫虎頭。
八九人煙依村住,兩三漁火雜螢流。
郁孤臺畔清砧月,重唱刀镮鬢已秋。
渺渺西風蘆荻洲,崆峒云物望中收。
一天殘照生鴉背,滿目青山畫虎頭。
八九人煙依村住,兩三漁火雜螢流。
郁孤臺畔清砧月,重唱刀镮鬢已秋。
在西風中,我置身于茫茫的蘆荻洲,眺望崆峒山,它的云霧景色盡收眼底。夕陽殘照仿佛生在烏鴉背上,眼前滿目青山就像虎頭的畫作般壯美。有八九戶人家依傍著村莊居住,兩三處漁火與螢火蟲的光交織流動。郁孤臺畔,月光下傳來清晰的搗衣聲,我再次唱起思歸的歌謠,可兩鬢已經斑白。
虔州:今江西贛州。
渺渺:形容水勢悠遠。
崆峒:山名,在今江西贛縣南。
云物:云霧、景物。
虎頭:晉代畫家顧愷之,小字虎頭,善畫山水。這里形容青山如畫。
郁孤臺:在今江西贛州西北田螺嶺上。
清砧:清晰的搗衣聲。
刀镮:刀環,“環”與“還”諧音,古人常用以表示歸期。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在漂泊途中經過虔州,在野外停船時有感而發。當時他或許遠離家鄉,看到眼前的秋景,勾起了內心的思鄉之情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這首詩以景入情,描繪了虔州野外的秋景,表達了詩人的思鄉與感慨。其寫景生動,情感真摯,在藝術上有一定特色,展現了詩人的文學功底和內心世界。
趁墟來,歸峒去。幾陣綠榕絲雨。敲社鼓,唱巫歌。陰風生薜蘿。
行不得。炎方客。江上越禽聲急。云慘淡,樹模糊。征帆天外孤。
慘澹迷龍戰,凋傷遘鵩年。伏韜隨李密,失策佐桓玄。玉碎真當惜,膏明本自煎。向來相厚意,流涕不成眠。
喪亂看駢盡,于君有至哀。秋堂成永訣,記室是虛陪。朱序須難返,賓王貌漫猜。故鄉城郭異,化鶴莫歸來。
地名長柳柳初長
下馬臨泉卻坐床
客舸傍沙收百丈
野禽窺水競雙翔
吳仙落筆皆俊氣,濃淡平奇得胸意。召取蓬萊脫角龍,蟠曲張鱗對相戲。
拗怒噴薄煙霧青,千山老干無好形。皮毛幾伐現真骨,塵垢擺脫通仙靈。
茯苓長生化精魄,齊弟夷兄共肥瘠。世遙韋畢未可知,凡手安能論什伯。
?背一老蹲若睡,海雛所化或者是。總歸元氣鴻濛中,太初太素將無同。
秋山斤斧無朝莫,令人南憶閩甌路。赤城雁宕不難求,布襪青鞋遠尋去。
雖殊桃李競年芳,
色相惟應付夢鄉。
綸閣曾看金縷艷,
蕊宮初試玉樓妝。
露凝深淺煙中淚,
日汎溫柔雨后香。
幸蜀歸來花正好,
可憐不忍看嬪嬙。
連滄觀下兩軍分,
金勒爭馳笑語溫。
綽撥未能防輩棒,
飛星時聽過毬門。
可惜虛行淮汴路,不憂無繼是巴箋。任貧任病須歡伯,更拙更慵猶短篇。好拉嘉賓傾若下,剩鉤華藻染由拳。離群他日乖觴詠,馬腹何因更及鞭。
舟行詩酒兩相牽,豈暇觀書理廢箋。金榼興闌多半醉,錦囊才亂罕終篇。吟哦有味增閒適,酩酊忘形謝曲拳。年大此鄉疑可老,宦涂羞鬻賈人鞭。
恥向權門事靴板,懶于驛路奏書箋。芳醪不厭三千盞,嘉頌時為十二篇。吟里情懷清似洗,醉中身世小如拳。伯倫子美真豪逸,風味平生愿執鞭。
胞胎才出播殃塵,
直至如今毒害人。
一杓蘭湯無限恨,
腕頭何止重千斤。
不意能來此,高僧共默然。
燈傳無盡劫,花有再生緣。
幻夢初弦月,微軀小劫年。
畫廊松影外,呵壁問諸天。
興朝騎射首肄武,武爵善射名十五。
烈王藝具貫札神,?箭森森傳秘府。
關東定檄開營門,塞山秋高旗幟翻。
紅輪懸的射羊眼,萬眾聽鼓晝不喧。
白翎金簳插腰后,滿月弓開霹靂手。
過簫風疾爍電奔,主皮墮空革音厚。
其制六孔觚渾圓,非銅非鐵骨角穿。
怪鴟一聲出林外,下應擊鼓聲闐闐。
傳箭流星走千里,射馬射人此余技。
更嬴鎖云伯仲間,黃帝烏號等閑耳。
獨訝笴長三尺強,飛蠻尺六倍尺量。
垂天舒翼狀張拱,想見英姿帝座旁。
留遺夏服鮫函飾,令德有銘栝可勒。
玉牒當年并策勛,肅王夭斃黃巾賊。
垂柳西風吹不起,一竿閑釣雙溪水。濠上高懷差可擬。煙光里,必有金鱗鯉。
智者從來無彼此,溪山住處皆堪止。打點琴書游故里。隨緣耳,神仙眷屬誰如子。
不見黃州鶴,今從帝里飛。
古來稱悃愊,何可論黃驪。
會見文翁化,寧專子產慈。
請看移俗日,全在簿書期。
莊居深僻處,
敲戶小童應。
此地清如許,
前時到未曾。
柳腰金裊娜,
苔發翠鬅鬙。
山上茅亭子,
扶衰為一登。
人為子推初禁火,
花愁青女再飛霜。
畏途早唱慎風波,其奈中流蕩漾何。
竟累平原彈鋏好,最傷樂毅謗書多。
雨云世態真如土,石火人情一剎那。
終有天王明圣在,扁舟何必辦漁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