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七十四
不釘桃符,不懸艾虎。
駕鐵牛機,擊涂毒鼓。
千妖百怪盡潛蹤,靈鷲峰高日卓午。
不釘桃符,不懸艾虎。
駕鐵牛機,擊涂毒鼓。
千妖百怪盡潛蹤,靈鷲峰高日卓午。
不張貼桃符,不懸掛艾虎。駕馭如鐵牛般沉穩的機鋒,敲擊涂有毒藥般警醒的法鼓。眾多妖魔鬼怪全都隱藏蹤跡,靈鷲峰高聳,太陽正當午。
桃符:古時掛在大門上的兩塊畫著門神或寫著門神名字,用于避邪的桃木板,后來演變成春聯。
艾虎:舊俗端午日,用艾作虎,或剪彩為虎,粘艾葉,戴以辟邪。
鐵牛機:指如鐵牛般沉穩、剛健的機鋒,在禪宗語境中代表一種堅定、有力的修行方法或智慧。
涂毒鼓:佛教用語,比喻佛法能破除眾生的煩惱和迷惑,如同涂了毒藥的鼓,鼓聲一起,聽聞者身心皆受震動。
靈鷲峰:即靈山,是佛祖說法的圣地,象征著佛法的高深和神圣。日卓午:太陽正當午。
此詩為偈頌,偈頌常用于佛教禪宗中表達佛法教義和修行感悟。作者創作時可能是為了強調修行不應依賴世俗的方式,而應依靠佛法的力量,通過堅定的修行來破除煩惱和邪妄,達到解脫的境界。創作時間和具體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應是在禪宗思想盛行的時期。
這首偈頌主旨是宣揚佛法修行的重要性和力量。其特點是借助多種意象和象征手法表達深刻的佛法哲理。在禪宗文學中,這類偈頌有助于傳播佛法思想,啟發修行者。
六郎之風姿,秀于清池。
初日之華蕤,流景發暉。
種玩之誰宜。
有美人兮,掞胸中之奇,筆下其似之。
觀水以心,本于知者之樂。
取射以藝,譬諸巧者之中。
時雖后先之不同,意或迭取而互用。
句葩體莊,字謹心縱。
是曰仁祖太平之詞人,遺帖之存,固宜后世之知所重也。
昨朝華宴想清歡,今日床頭未整冠。
已恨酒腸孤夜醉,更驚病骨怯春寒。
多情條脫參差是,一抹琵琶錯雜彈。
老眼眵昏正無緒,爐薌燼冷對蒲團。
羊公碑字晉苔昏,中有襄人古淚痕。
憶作風煙漲塵土,自今日月照乾坤。
維甌有客傷前哲,以峴名坡續后昆。
且莫掀窗看鳧白,為君王洗漢江渾。
書既造妙,摹者惟欲取其肖。
摹既逼真,題者不必托諸人。
以實傳信,萬古一晉。
無目睫之徇,視御府之印。
路傍迎拜正紛紛,尚憶鋤山話事因。
老去可憐心尚在,姓稀猶是耳曾聞。
驛追少日傳行客,犬吠多年絕過軍。
慚媿一錢無以稱,殷勤寄語若耶云。
宣和御府皆法書,珍藏直及鐘王初。
徒緣絹素少晉儲,著定聊復稱唐摹。
氣全神王斷裂余,更有數體同官奴。
百年風塵閱穹廬,回首六閣懷東都。
興嗣次韻成一家,作者更書遍河沙。
幾年真草分正葩,變現要作千體夸。
誰知筆椽出袈裟,如摧犀角抽龍牙。
墨池摹倣紛天華,尚想字母真摩耶。
桂州之帥,予莫知其為誰也。
盍簪得朋,其必有以稱此詩也。
黃卷之苦心,意其樂之真足以忘疲也。
若夫屈伸則有時也,而豈以是為富貴之資也。
得路之終期,予固未免猶置夫疑也。
杖藜無事歷危坡,一片清寒鏡面磨。
極目盡時知水闊,置身高處見秋多。
此時不著登山屐,到處還成測海螺。
遙想高人閑物外,故應不與世同波。
鼎食之珍,義比美芹,致者何人,姓名之已湮。
天筆之存,龍跡紛缊,暗于風塵,拱護之有神。
字取其均,揩取其陳,質勝于文,繄風俗之淳。
鑄印以新,系姓以親,昭哉天倫,繄友悌之真。
嗚呼,有典有則,詒厥子孫,此帖之傳,奚止乎關石之與和均。
臣系以詩,式著厥因。圣制不磨,考于斯文。
松竹鎖靈宅,塵埃了不侵。
洞龍隨劍吷,檻鶴識琴心。
路指三峰近,山通一徑深。
壁間少年字,陳跡不堪尋。
何人剝啄扣云關,袖有新詩數百篇。
宮征自調相和應,珠璣不揀盡光圓。
昌黎薦士慙無路,東野盤空枉笑天。
聞道二親猶未葬,知誰著眼為渠憐。
刺豹朝淋血,烹龍莫泣脂。
分君新甕盎,及我舊鴟夷。
竹葉供浮蟻,春風入朶頤。
扶衰拜嘉惠,時復一中之。
放船快度固城湖,十幅輕帆日未晡。
東望金陵千嶂遠,南浮銀壩萬艫趨。
歌聲隨地參吳楚,沮澤經春畏稗蒲。
卻認棠磯尋釣艇,只憐無影浸康廬。